全球史与跨国史

全球史与跨国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入江昭
出品人:
页数:100
译者:邢承吉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3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8178099
丛书系列:史学前沿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世界史
  • 全球史
  • 入江昭
  • 史学理论
  • 跨国史
  • 社会学
  • 史学理论&史学史
  • 全球史
  • 跨国史
  • 历史研究
  • 国际关系
  • 文明交流
  • 全球视野
  • 跨文化研究
  • 历史比较
  • 全球化
  • 世界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全球的”和“跨国的”视角审视研究历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这种新的视角将对过去提供怎样新的理解?为什么这种史学方法的兴起发生在20世纪末期?它与历史研究的发展又有什么关系?本书的作者——一位研究历史超过60年的史学家,将会对这些问题作出言简意赅的回答。

作者简介

入江昭(Akira Iriye),1934年生,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史荣休教授,曾于1988年担任美国历史协会主席。

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Cultural Internationalism and World Order;Global Community: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Making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目录信息

序 1
前言 3
第一章 全球史和跨国史的兴起  1
第二章 跟不上历史潮流的历史学家 21
第三章 全球史和跨国史的学术史梳理 39
第四章 我们从这里走向何方? 77
参考文献 9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国际史与跨国史

评分

在王立新老师论文基础上的补充阅读,跨国史真的是具有很浓的公共关怀与当下意识啊。除了深化对民族国家的理解、使“跨国空间”与“超国家”行动主体在历史叙事中变得可见之外,入江昭认为跨国史的意义还在于平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见的“见木不见林”与“本国例外论”谬误,即对地方性的现象做过多过细的描写、过于强调地方的特定“文化心态”。此外,特别注意到的是跨国史、全球史视角下重新思考地域文化单位(记忆单位)建构过程的意义,例如太平洋史、东亚史等等。/开了一堆书单,种草了一堆神奇的题目

评分

所谓前沿研究,没有文化语境下的关怀是真的难做,如果说入江昭把回应全球化作为一种史学界的责任的话,更多的研究者观念中的“全球化”就是一个被授予的概念,被告知现在这个世界正在全球化。环境问题也好、武器扩散也好、疾病传播也好、人口流动也好、跨文化交流也好,这些选题的热情更多来自于感知和坚信。当然如果一个学生从一开始就说“我要研究全球史”的话,或许能在没有坚信的前提下一直走下去吧。本菜鸡已经觉得历史研究只剩好玩而没有什么回应时代主题的责任了,过几年怕是“好玩”都没有了。

评分

日裔美国学者入江昭的一本小书,在六万多字的有限篇幅里,简明而清晰地介绍了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趋势的由来、主要理论范式与呈现面貌,以及这一领域的代表性论著。尽管这种介绍带有比较明显的个人色彩,同时其分析深度和全面性也略有不足,但整体而言,仍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导论性小书,可作为了解全球史与跨国史的必备参考书目使用。

评分

入江昭《全球史与跨国史》读毕,存了不少书名。历代史家之旨,如果不是取悦当下,无论是浇还是不浇他人块垒,或“藏之名山,俟之后世”,其实还是一个本来和未来的关系。无论是《兰亭序》“今之视昔”,还是《阿房宫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其实还是一个历史环环始终相扣的连贯性。说到这些,就有些题外话了。当然,所谓史鉴,针对个人得失而言,对于整个时代,这种预警八九不灵,并不一定常常出现。我们无非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纵横捭阖,上下几千年,我们依托我们的历史(记忆)继续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