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他人的痛苦(全布麵精裝)

關於他人的痛苦(全布麵精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美] 蘇珊·桑塔格
出品人:
頁數:152
译者:黃燦然
出版時間:2018-4
價格:48
裝幀:全布麵精裝
isbn號碼:9787532775781
叢書系列:蘇珊·桑塔格全集
圖書標籤:
  • 蘇珊·桑塔格
  • 攝影
  • 社會學
  • 隨筆
  • 美國
  • 美國文學
  • 社會
  • 思想
  • 痛苦
  • 他人
  • 情感
  • 心理
  • 人性
  • 社會
  • 理解
  • 共情
  • 哲學
  • 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蘇珊•桑塔格與西濛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

“蘇珊•桑塔格全集”是她所有作品的匯編,分為“論著”和“文學”兩大闆塊(並包括其子戴維•裏夫編輯的“日記”兩捲),共16捲,280餘萬字。“蘇珊•桑塔格全集”是迄今為止整個華語世界引進齣版的最大規模的當代西方第一流思想傢、評論傢以及文學傢的作品全集,而且是獨傢版權,在中國當代思想界、學術界、評論界、文學和文化界以及齣版界,都具有裏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關於他人的痛苦》是蘇珊•桑塔格繼《論攝影》之後又一本關於攝影的專著,也是她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這本書聚焦於戰爭攝影,探討影像反映齣的人的痛苦與觀者之間的關係。慘不忍睹的影像盡管能喚起觀者的悲憫之心,但人們的無能為力感更讓這些在生活中無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顯得多餘而荒誕。若不經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內容,我們的道德判斷力隻會愈來愈弱。桑塔格以純文字書寫影像,為觀者提供思考空間以正視“他人的痛苦”。

本書另全文收入桑塔格名篇《關於對他人的酷刑》一文。

著者簡介

蘇珊•桑塔格

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993年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院士。她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與西濛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2004年12月28日病逝於紐約。

圖書目錄

目錄
關於他人的痛苦001
附錄
關於對他人的酷刑117
譯後記13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桑塔格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在这本书里,桑塔格把她关注的焦点从之前的艺术家们和他们所创造的文本那里转移到了所被呈现的素材上——那些被不断观看和不断表现的面孔和状态。这些面孔和状态被桑塔格用“他人”一词指代。“他人”的角色在评论界并不陌生,...  

評分

最近在拍,拍过一些PP,很想知道,我的一些疑惑该如何解释。所以很痛苦很慢速的看着 其他评论暂时没敢看,怕无谓的影响 看的过程有种缓缓被贴近的感觉,该怎么面对他人的苦难从容举起DC,为什么而做。时而会很惊叹,作者对人性的深思,下笔的描述,或者是译者的 看过二遍,...

評分

桑塔格以一种严肃又审慎的态度向我们陈述关于他人的痛苦。我没有机会去记录他人的痛苦,但却学会记录生活的常态,以及他人的美。 布勒东说,“如果美不令人颤栗,就不是美了。”按照这条标准,从我目前拍出的片子来看,能让我颤栗的,只有一人,而且我想,以后再没有人能超越...  

評分

我並沒很愛這本書,某些行文用詞,令我想到了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很言簡義駭的內容。 奇怪的是,台灣人評論這本書、閱讀這本書的數量居然超越了對岸的同胞好幾千倍,莫非,大家都是學術控或文青控嗎?對於桑塔格的觀點,跟我以前在AI當義工翻譯內容的感想是一樣的:無法...  

評分

残断的手臂、血污的面部,黑白影像在呈现战争和灾难时极大程度地体现了世间的残酷和不幸。一直以来,把卡帕奉为战争记录者们的英雄,他的《焦点》更是其中影像的经典。甚至,也曾幻想着一天也能象罗伯特卡帕、吕丘露薇一样亲赴战场,听着隆隆的炮声,穿梭在流星弹雨中,似乎这...  

用戶評價

评分

桑塔格討論戰地攝影的一本書,一如既往地犀利。

评分

與巴塔耶(痛苦—犧牲—興奮的公式)、薩拉熱窩婦女(同情宣布我們的清白和無能)和德波(大多數人沒有安然做一名他人痛苦的景觀觀看者的特權或奢侈)的隔空對話值得注意。觀看、記憶、共情、思考;哪怕它們暫時無法轉變為行動,哪怕看到痛苦的隻是無能為力的眼睛,思考也絕不是無用的。思考會減少人施行暴力的可能,也許還將在暴力前增添挺身而齣的勇氣。

评分

所有的閱讀都是誤讀 所有的瞭解都是誤解 所有的闡釋都是假釋 所有的經過都是錯過 隻有最初的你懂,對視時,茂盛的意義。

评分

“你所見的照片隨時有可能使你失聲痛哭。而你不應因為像希剋斯這類照片所喚起的憐憫或反感而分神,忘瞭詰問還有什麼樣的照片、哪些人的殘酷、哪些人的死亡沒有被展示齣來。” “認為現實正變成奇觀,是一種令人詫異的地方主義……安樂國傢的人民擁有一種奇怪的特權,既可做、也可拒絕做他人的痛苦的旁觀者。同樣荒唐的是,竟然根據那些對戰爭、對大規模不公正和恐怖完全缺乏直接經驗的新聞消費者的心態,來概括一般人對他人的苦難做齣反應的能力。尚有數以億計的電視觀眾,他們絕非以一種習以為常的態度來觀看電視上的一切。他們沒有那種對現實居高臨下的奢侈。” “如果不對影像進行思考,那麼距離再近,也仍然隻是觀看。”

评分

社會條件有限的情況下,觀看他人的痛苦必須訴諸媒介,文字更容易被掩蓋,也更容易被遺忘,照片成為不二之選。照片實際處於“二度現實”維度,便擁有記錄與創造視覺感受的雙重能力,觀者在賦予照片價值(使內容或觀看本身成為奇觀)的同時要求照片不能有任何偏嚮,即現實性或藝術性,但卻矛盾地對其進行宗教式審美解讀,如要求照片具備足夠力度攻擊觀者感受,觀看行為在給予照片關注時觀者也享受著權力帶來的自由與樂趣;再如要求照片所攻擊的情感靶子保持私人化,一方麵因為在恐怖特寫鏡頭下觀者油然生齣的恥感(無能為力)不想被廣而告之,另一方麵為瞭使其情感因子更好地附著成為照片的固有部分(集體記憶)。但我們沒有被震撼的影像逼迫著改變,影像價值也沒有因為個人感受有所增減,刺激性影像的本意是想讓我們去質疑去挑戰,但我們隻忙著自我感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