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他人的痛苦(全布麵精裝)

關於他人的痛苦(全布麵精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美] 蘇珊·桑塔格
出品人:
頁數:152
译者:黃燦然
出版時間:2018-4
價格:48
裝幀:全布麵精裝
isbn號碼:9787532775781
叢書系列:蘇珊·桑塔格全集
圖書標籤:
  • 蘇珊·桑塔格
  • 攝影
  • 社會學
  • 隨筆
  • 美國
  • 美國文學
  • 社會
  • 思想
  • 痛苦
  • 他人
  • 情感
  • 心理
  • 人性
  • 社會
  • 理解
  • 共情
  • 哲學
  • 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蘇珊•桑塔格與西濛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

“蘇珊•桑塔格全集”是她所有作品的匯編,分為“論著”和“文學”兩大闆塊(並包括其子戴維•裏夫編輯的“日記”兩捲),共16捲,280餘萬字。“蘇珊•桑塔格全集”是迄今為止整個華語世界引進齣版的最大規模的當代西方第一流思想傢、評論傢以及文學傢的作品全集,而且是獨傢版權,在中國當代思想界、學術界、評論界、文學和文化界以及齣版界,都具有裏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關於他人的痛苦》是蘇珊•桑塔格繼《論攝影》之後又一本關於攝影的專著,也是她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這本書聚焦於戰爭攝影,探討影像反映齣的人的痛苦與觀者之間的關係。慘不忍睹的影像盡管能喚起觀者的悲憫之心,但人們的無能為力感更讓這些在生活中無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顯得多餘而荒誕。若不經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內容,我們的道德判斷力隻會愈來愈弱。桑塔格以純文字書寫影像,為觀者提供思考空間以正視“他人的痛苦”。

本書另全文收入桑塔格名篇《關於對他人的酷刑》一文。

著者簡介

蘇珊•桑塔格

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993年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院士。她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與西濛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2004年12月28日病逝於紐約。

圖書目錄

目錄
關於他人的痛苦001
附錄
關於對他人的酷刑117
譯後記13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句佛语其实到今天才明白其真正含义,因为身边一个皈依朋友的点拨,这个淡定境界离凡夫俗子很远,反观来,我们就无法忽略了“他人的痛苦”,桑塔格照样不行,毕竟非贤非圣,她是个女人。 是什么使我们与痛苦的世界保持着那么一丝亲密的关系?归结于那些照片?有些冤枉,但那...  

評分

人生,或许是个陷阱。 前些日子我在看桑塔格的一本书,书名叫做《关于他人的痛苦》。那书探讨的主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表现人类痛苦的图片。有很多人说,那些充满了眼泪、悲愤、撕心裂肺额的呼号、无可奈何的凝望的照片早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日常消费品。我们早已对他人...  

評分

其实我最近理直气壮说不看新闻只看八卦的时候,总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头。 终于要说到苏珊桑塔格和这本书了,先摘录一下,让我在逐字敲的时候再回味和理解一回。 --------------------------------------  推陈出新的科...  

評分

灾害又一次把我们的摄影记者推向了风间浪口。摄影师旁观的身份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于是我们发问:这些人为什么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只会躲在取景器后面按快门呢? 苏珊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中有这样的段落: “在一个摄影出色地听任消费者操纵的世界,场面...  

評分

自從相機發明後,影像帶給人比圖像更直接的衝擊。那些在戰場上攝得、被視為名留百世的照片,尤其得到人們的激動與理解。在相機發明的五、六十年內,相片的「真實」都毫不懷疑的被信任。 但在攝影技術被人們廣為知悉時,早期影像的真實性便開始被人們質疑,並且一一揭穿。如在...  

用戶評價

评分

她實在是個太好的人

评分

說實話,我現在對這種迂迴的文字、曖昧(剋製?)的措詞和缺乏論據的陳述有閱讀障礙。 對我來說還是“漢化”的意譯會更好,工作中見到瞭太多中文都說不明白的人,看書時更想看能說明白話的中文,不然我直接看原著多好。

评分

關於戰爭所帶來的身體和精神的痛苦,幾乎是不可治愈和消失的。而第二手的觀看、當事的人體驗,皆是痛苦的刻痕,改變著人類的心理與行為機製。未經曆過戰爭的觀眾對戰爭的理解,主要是受影像、文字、口述影響的産物,然而更重要的是需要加上自身的連接與反思。記憶被賦予太多價值,思考則未受足夠重視。關於人性,就是像同情一樣,愛禍害愛殘忍也是人類的天性,我們對他人的真正不幸與痛苦懷有一定程度但絕非輕微的喜悅。

评分

2019-32:感覺是對《論攝影》的補充,《攝影》是討論攝影方方麵麵的影響,《痛苦》則具象到攝影對我們認知的影響。照片在建構我們的生活,建構我們對痛苦的認知,比如戰時照片;照片是某種見證,比如南京大屠殺的照片,但是這種記錄容易讓人有怨氣,有時候我們需要忘卻;照片減弱瞭大傢的同情心,而同情心是我們理解他人痛苦的關鍵…… (一本好書,每個字都認識,排在一起不知道在說啥,我可能是個精神文盲)最後分享沃霍爾的一個觀念:生活未經編輯,為什麼生活記錄要編輯?

评分

關於他人的痛苦(2018年版) 蘇珊·桑塔格 1個筆記 “在達到一定的年齡之後,誰也沒有權利享受這種天真、這種膚淺,享受這種程度的無知或記憶缺失。 ”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