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他人的痛苦(全布面精装)

关于他人的痛苦(全布面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苏珊·桑塔格
出品人:
页数:152
译者:黄灿然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48
装帧:全布面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75781
丛书系列:苏珊·桑塔格全集
图书标签:
  • 苏珊·桑塔格
  • 摄影
  • 社会学
  • 随笔
  • 美国
  • 美国文学
  • 社会
  • 思想
  • 痛苦
  • 他人
  • 情感
  • 心理
  • 人性
  • 社会
  • 理解
  • 共情
  • 哲学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苏珊•桑塔格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苏珊•桑塔格全集”是她所有作品的汇编,分为“论著”和“文学”两大板块(并包括其子戴维•里夫编辑的“日记”两卷),共16卷,280余万字。“苏珊•桑塔格全集”是迄今为止整个华语世界引进出版的最大规模的当代西方第一流思想家、评论家以及文学家的作品全集,而且是独家版权,在中国当代思想界、学术界、评论界、文学和文化界以及出版界,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苏珊•桑塔格继《论摄影》之后又一本关于摄影的专著,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本书聚焦于战争摄影,探讨影像反映出的人的痛苦与观者之间的关系。惨不忍睹的影像尽管能唤起观者的悲悯之心,但人们的无能为力感更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显得多余而荒诞。若不经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内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只会愈来愈弱。桑塔格以纯文字书写影像,为观者提供思考空间以正视“他人的痛苦”。

本书另全文收入桑塔格名篇《关于对他人的酷刑》一文。

作者简介

苏珊•桑塔格

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目录信息

目录
关于他人的痛苦001
附录
关于对他人的酷刑117
译后记13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人生,或许是个陷阱。 前些日子我在看桑塔格的一本书,书名叫做《关于他人的痛苦》。那书探讨的主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表现人类痛苦的图片。有很多人说,那些充满了眼泪、悲愤、撕心裂肺额的呼号、无可奈何的凝望的照片早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日常消费品。我们早已对他人...  

评分

读苏珊•桑塔格的文字是无法加快速度的,此书并不长,但每句话都值得人深深回味和探索,激起心中的共鸣。 桑塔格并未分目录、标题,整本书只是以“关于他人的痛苦”命名,从伍尔夫对于战争的反思开始,展开了对于别人的痛苦、旁观者的窥视癖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 ...  

评分

其实我最近理直气壮说不看新闻只看八卦的时候,总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头。 终于要说到苏珊桑塔格和这本书了,先摘录一下,让我在逐字敲的时候再回味和理解一回。 --------------------------------------  推陈出新的科...  

评分

桑塔格以一种严肃又审慎的态度向我们陈述关于他人的痛苦。我没有机会去记录他人的痛苦,但却学会记录生活的常态,以及他人的美。 布勒东说,“如果美不令人颤栗,就不是美了。”按照这条标准,从我目前拍出的片子来看,能让我颤栗的,只有一人,而且我想,以后再没有人能超越...  

评分

这句佛语其实到今天才明白其真正含义,因为身边一个皈依朋友的点拨,这个淡定境界离凡夫俗子很远,反观来,我们就无法忽略了“他人的痛苦”,桑塔格照样不行,毕竟非贤非圣,她是个女人。 是什么使我们与痛苦的世界保持着那么一丝亲密的关系?归结于那些照片?有些冤枉,但那...  

用户评价

评分

苏珊•桑塔格妥妥的女知识分子,让人敬畏,想读她其他的所有作品!

评分

细细读完,无数次感慨于桑塔格惊人的洞察力和刺刀般尖锐的文风。该版分为两部分:前部理论含量高,后部显然更关“时事”,桑塔格对当权美国政府奉行的单边主义和鼓吹关于酷刑的无耻文化之批评猛于炮火,读起来酣畅淋漓,尽管我们没有任何资格或脸面与之比较并因此感到优越。对痛苦影像的批评是全书的主体内容:以影像与现代性的论述为基础;从早期战地记者的“身份豁免”,到直播战争时代的伦理混乱,探讨现代人面对痛苦影像的精神状态、意识形态对影像的迫害;虚构的痛苦影像唤起视觉快感,并可能造就道德怪物(与电影批评勾连);在色情影像泛滥时代,酷刑/痛苦与性爱的关系陷入暧昧(回应弗洛伊德)。虽然可能受到“态度过多”的批评,但桑塔格对自己原先观点的批评呈现出高度的自反性。她最后的宣言是:“这些照片胜于千言,不会消失,无可阻挡。”

评分

依然是无用的

评分

更像散文,态度多于观点,也很难去提炼有明确界定和说透了的定义与观点。看起来并不累,就感觉性价比不高。主要就是战地摄影的作用——客观?反战?取悦低级趣味?总的来说还挺无聊的。可以算是娱乐至死里提的那种披着漂亮外衣的“真理”。提到了好多次我老公卡帕。

评分

同情是一种不稳定的感情。它需要被转化为行动,否则就会枯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