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哲學的曆史導論

科學哲學的曆史導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美] 約翰·洛西
出品人:
頁數:310
译者:張蔔天
出版時間:2017-7
價格:70.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013310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科學哲學
  • 科學史
  • 哲學
  • 張蔔天
  • 科學
  • 約翰·洛西
  • 哲學導論
  • 2017
  • 科學哲學
  • 曆史導論
  • 哲學史
  • 科學方法
  • 知識論
  • 認識論
  • 思想史
  • 學術史
  • 理論發展
  • 科學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科學哲學的曆史導論》是一部優秀的科學哲學導論著作,內容均衡而翔實,語言簡潔而清晰。它為科學哲學的不同觀點提供瞭曆史闡述,特彆是圍繞“如何正確評價科學”這一長期存在爭論的問題,對不同曆史時期、派彆的重要哲學傢和科學傢的觀點給齣精當的陳述和分析。此新版結閤科學哲學的當代進展,包含瞭關於理論評價、實驗活動、科學實在論爭論以及生物學哲學的新近工作。

著者簡介

約翰·洛西(JOHN LOSEE),美國拉菲耶特學院哲學教授,這本《科學哲學的曆史導論》是其代錶作,曾被譯為12種語言。

張蔔天,1979年生,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學士,北京大學科技哲學博士,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嚮為西方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科學思想史。著有《質的量化與運動的量化——14世紀經院自然哲學的運動學初探》,“機械論的起源、演變及其問題研究”課題獲得2011年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資助,主編和翻譯“科學源流譯叢”,主要譯有《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韋洛剋拉丁語教程》、《世界圖景的機械化》、《現代性的神學起源》、《科學革命的編史學研究》等四十餘部著作。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 亞裏士多德的科學哲學
第二章 畢達哥拉斯主義傾嚮
第三章 演繹係統化的理想
第四章 原子論和背後機製的概念
第五章 亞裏士多德方法在中世紀的確證和發展
第六章 關於拯救現象的爭論
第七章 17世紀對亞裏士多德主義哲學的抨擊
一、伽利略
二、弗朗西斯·培根
三、笛卡爾
第八章 牛頓的公理方法
第九章 新科學對科學方法論的暗示
一、科學定律的認知地位
二、科學程序理論
三、科學理論的結構
第十章 歸納主義和假說-演繹的科學觀
第十一章 數學實證主義和約定主義
第十二章 邏輯重建主義的科學哲學
第十三章 正統學說受到抨擊
第十四章 科學進步理論
第十五章 解釋、因果關係和統一
第十六章 確證、證據支持和理論評價
第十七章 對評價標準的辯護
第十八章 關於科學實在論的爭論
第十九章 描述性科學哲學
參考書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981年5月新西兰韦卡托大学哲学系孔宪中来华讲学,向国内推荐了这本书。作者约翰·洛西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伊斯顿市拉菲耶特学院哲学教授,本书转为那些对于形式逻辑或科学史不是非常熟悉的读者撰写的。 这本书是西方科学哲学界介绍科哲历史的经典教材。

評分

1981年5月新西兰韦卡托大学哲学系孔宪中来华讲学,向国内推荐了这本书。作者约翰·洛西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伊斯顿市拉菲耶特学院哲学教授,本书转为那些对于形式逻辑或科学史不是非常熟悉的读者撰写的。 这本书是西方科学哲学界介绍科哲历史的经典教材。

評分

1981年5月新西兰韦卡托大学哲学系孔宪中来华讲学,向国内推荐了这本书。作者约翰·洛西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伊斯顿市拉菲耶特学院哲学教授,本书转为那些对于形式逻辑或科学史不是非常熟悉的读者撰写的。 这本书是西方科学哲学界介绍科哲历史的经典教材。

評分

1981年5月新西兰韦卡托大学哲学系孔宪中来华讲学,向国内推荐了这本书。作者约翰·洛西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伊斯顿市拉菲耶特学院哲学教授,本书转为那些对于形式逻辑或科学史不是非常熟悉的读者撰写的。 这本书是西方科学哲学界介绍科哲历史的经典教材。

評分

1981年5月新西兰韦卡托大学哲学系孔宪中来华讲学,向国内推荐了这本书。作者约翰·洛西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伊斯顿市拉菲耶特学院哲学教授,本书转为那些对于形式逻辑或科学史不是非常熟悉的读者撰写的。 这本书是西方科学哲学界介绍科哲历史的经典教材。

用戶評價

评分

科學工作者,無視科學哲學傢,是有原因的。 作為導論,類似於曆史卡片。 科學哲學對於科學的學習是否有用處? 科學哲學對科學創造是否有指導價值? 分幾個時期,目的和作用都不同,需要專文分辨下

评分

優點是很少有重復的地方(相對於查爾莫斯那本,反反復復翻來覆去講同一個東西),時間跨度大,提到的人物很多。缺點是連不起來,看著特彆彆扭,不像一本書。不如做成科學哲學的曆史詞典。就算本書當作考試範圍,也不會考那些名不見經傳的人吧。說實在的很多人根本沒必要提,根本不是遺珠,就隻是垃圾而已。考試用書的話還是奧卡沙那本比較清晰明瞭。這本書雖然這麼多陌異的內容,居然也沒什麼啓發。勉強加一顆星吧,翻譯也有失水準。

评分

科學哲學,科學史專業或入門必讀書目

评分

需大補科學史

评分

需大補科學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