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说

新民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梁启超
出品人:
页数:231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0-1
价格:3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25116
丛书系列:梁启超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梁启超
  • 思想
  • 历史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政治学
  • 经典
  • 文化
  • 思想
  • 社会
  • 言论
  • 自由
  • 批判
  • 现实
  • 智慧
  • 独立
  • 人文
  • 理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用洋洋12万字的《新民说》,全面探讨了国民性改造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新民说,也构建了一幅现代中国理想新民的图景,如有公德也要有私德;有进取精神也要尚武;有权利观念也要有义务观念;有自尊也要有毅力;合群也讲求生利分利。由这些新民组成的国家,是充满民气的国家,也是具有有政治能力的国家。

作者简介

梁启超,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师从康有为,是中国维新主义代表人物,也是近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政治家。一生经历清末反帝制、流亡日本数年,也领导宪政运动,官至民国司法总长等。弃官后专心学术,在文史、政治哲学、法律、图书馆学等方面著作等身。

目录信息

Ⅰ 总论
第一节 叙论
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曰中国第一急务
第三节释新民之义
第四节 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
Ⅱ 分论
第五节 论公德
第六节 论私德
一 私德与公德之关系
二 私德堕落之原因
(一)由于专制政体之陶铸也
(二)由于近代霸者之摧锄也
(三)由于屡次战败之挫沮也
(四)由于生计憔悴之逼迫也
(五)由于学术匡救之无力也
三 私德之必要
一 曰正本
二 曰慎独
三 曰谨小
第七节 论国家思想
第八节 论政治能力
一 曰分业不迁
二 曰互相协助
第九节 论进取冒险
一 曰生于希望
二 曰生于热诚
三 曰生于智慧
四 曰生于胆力
第十节 论权利思想
第十一节 论义务思想
第十二节 论自由
一 曰勿为古人之奴隶也
二 曰勿为世俗之奴隶也
三 曰勿为境遇之奴隶也
四 曰勿为情欲之奴隶也
第十三节 论自治
一 曰求一身之自治
二 曰求一群之自治
第十四节 论进步
一 曰大一统而竞争绝也
二 曰环蛮族而交通难也
三 曰言文分而人智局也
四 曰专制久而民性漓也
五 曰学说隘而思想窒也
第十五节 论自尊
第十六节 论合群
一 曰公共观念之缺乏
二 曰对外之界说不分明
三 曰无规则
四 曰忌嫉
第十七节 论生利分利
第一不劳力而分利者
第二劳力而仍分利者
第十八节 论毅力
第十九节 论尚武
一 由于国势之一统
二 由于儒教之流失
三 由于霸者之摧荡
四 由于习俗之濡染
第二十节 论民气
一 民气必与民力相待
二 民气必与民智相待
三 民气必与民德相待
梁启超生平学术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文原载于:狭间直树 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2-86页 目录 导言 一、 《新民说》与“中国之新民” 二、 《新民说》中的国家与国家思想 1、国家与国民,国权与民权 2、作为“有机体”的国家 3、作为“理念投影形态”的“新民”的国家...  

评分

因老师说多读一些书,给孩子买了梁启超的《新民说》。本书内容梁启超写于1902-1906年,不是晦涩难懂的古文,却也是需要一些古文的功底。书买回来之后,我囫囵吞枣先看了一遍,能感觉到梁启超作为一位十一岁中秀才,补博士弟子员,十二岁入广州学海堂就读,十六岁中举,少年...  

评分

按:     当年梁启超的一支笔虽然不敢说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在代表立宪派同革命派论战过程中还是占上风。但以汪兆铭为主笔的主张革命的《民报》一方,自然不承认梁占上风。这件事先不谈。下面引述一段梁启超《新民说》中大骂贱儒的文字,以见梁启超正义火气的无坚不摧...

评分

本文原载于:狭间直树 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2-86页 目录 导言 一、 《新民说》与“中国之新民” 二、 《新民说》中的国家与国家思想 1、国家与国民,国权与民权 2、作为“有机体”的国家 3、作为“理念投影形态”的“新民”的国家...  

评分

庚子拳乱之后,整个大清王朝在内外交困之下摇摇欲坠,先进的中国人如梁氏启超君,十分困恼于泱泱中华何以落得任人宰割之地位。戊戌之后,梁氏亡命扶桑,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阅读了许多诸如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人的书籍,同时逐渐脱离其师康有为之羁绊,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相信梁启超的热忱,但是他的结论和论证过程真的好跳跃,好不学术啊。让我觉得很多观点都可能经不起推敲。我想八十年代学人可能也体现了梁启超的特色,大气宏观但是缺乏坚实的思维结构和扎实的史料。(不过可以作为议论文学习范本了)

评分

梁启超的《理想国》

评分

1902年5月9日,清廷下谕修律。该年的2月8日,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在日本创刊。在该报章程指出:“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务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为智育之原本。”参酌各国法律、采合中西道德,这对清末新政产生了深远影响,“礼法之争”正是在法制改革与“道德革命”的双重变奏展开,而这首变奏曲的乐谱则是日本。

评分

sigh...效果不好。

评分

sigh...效果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