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敦煌文獻為基礎,以中晚唐之際齣現的佛教僞經《佛說十王經》為貫通全書的主題,對《佛說十王經》及中國中世紀佛教冥間觀念的形成進行瞭詳細的分析與考辨。可以說是作者對其成名之作《中國中世紀的鬼節》一書中某些問題的擴展和延伸,可視作《鬼節》一書的姐妹篇著作。
太史文(Stephen F.Teiser),普林斯頓大學宗教學博士,現任普林斯頓大學宗教學係教授、鈴木大拙講座教授,主攻東亞宗教和中國中古時期的民間信仰。著有《中國中世紀的鬼節》(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在海外漢學界和佛學界享有盛譽。
摘要: 敦煌本《佛说十王经》(以下简称《十王经》)又称《阎罗王授记经》,其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杜斗城先生首先进行了录文并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研究。他把《十王经》按经文、图、赞齐全的和只有经文,无图无赞的分为甲、乙两类,并对经中表现的地狱观念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
評分摘要: 敦煌本《佛说十王经》(以下简称《十王经》)又称《阎罗王授记经》,其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杜斗城先生首先进行了录文并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研究。他把《十王经》按经文、图、赞齐全的和只有经文,无图无赞的分为甲、乙两类,并对经中表现的地狱观念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
評分Teiser wrote in page xiv, “to invert the usual priority of textus receptus” over everything else. The field of Buddhist studies thus had been reoriented toward a new direction, which the “real Buddhism” is defined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評分Teiser wrote in page xiv, “to invert the usual priority of textus receptus” over everything else. The field of Buddhist studies thus had been reoriented toward a new direction, which the “real Buddhism” is defined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評分摘要: 敦煌本《佛说十王经》(以下简称《十王经》)又称《阎罗王授记经》,其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杜斗城先生首先进行了录文并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研究。他把《十王经》按经文、图、赞齐全的和只有经文,无图无赞的分为甲、乙两类,并对经中表现的地狱观念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
依然是從社會學、人類學的角度切入;不僅僅是關注文本,而更關注宗教實踐。感覺兩個序言比正文的價值大,詳細交代瞭寫作這個題目的前因後果及方法論的考慮。倒數第二章的文本分析也頗為細緻,值得藉鑒。
评分主要是在介紹和描述《十王經》,細節討論比較清晰,顯得較為鬆散。
评分《十王經》是一部産生於中國中世紀的佛教著作,內容主要講地獄信仰的問題。太史文的這本書就是基於對《十王經》的研究,把《中國中世紀的鬼節》中的一些問題再擴展和延伸。研究視角還是以人類學和社會學為主,兩本書閱讀下來最大的收獲就是太史文的書中都附有大量的索引,可以極大方便後人去做這塊兒的研究。隨著齣土文獻的不斷豐富和敦煌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作者應該能有更大的發揮,期待下一部作品~
评分《十王經》是一部産生於中國中世紀的佛教著作,內容主要講地獄信仰的問題。太史文的這本書就是基於對《十王經》的研究,把《中國中世紀的鬼節》中的一些問題再擴展和延伸。研究視角還是以人類學和社會學為主,兩本書閱讀下來最大的收獲就是太史文的書中都附有大量的索引,可以極大方便後人去做這塊兒的研究。隨著齣土文獻的不斷豐富和敦煌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作者應該能有更大的發揮,期待下一部作品~
评分在臥槽這都可以和挖槽這都能搞錯時間徘徊,總體來說這個題目和作者的野心其實是很大的,這本書大概達成瞭百分之七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