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犊,江苏南京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新世纪“333工程”学科带头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先后独著及合著出版《惨胜——抗战正面战场大写意》、《蒋介石与希特勒——民国时期的中德关系》、《国民党特务活动史》、《百年沧桑——中国国民党史》等学术专著12部,在国内外发表民国史论文60余篇。曾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档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南京民国史研究会副会长等,兼任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9卷):战时德国对华政策》内容简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中外关系中,德国与中华民国的关系是重要而秘密的一章。为了迅速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的屈辱地位,德国共和政府以及后来的纳粹政权,出于战略原料的贸易需求,对中国采取了比较友好的外交政策,而中国国民党及其领导人出自对德国人和德国精神的崇拜,一向持着“联德”方针,希望得到德方对其统一和建军的帮助。于是,围绕德国军事顾问来华、原料和军备的易货贸易及经济建设等多方面,中德开展了实质性的外交,取得了重要成就。德国人参与了中国的内战及后来的全面抗战,其中许多内幕鲜为人知。德国的对华外交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纳粹德国因全球战略的需要,逐渐弃华联日,而中国则最终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德中被迫决裂。一段外交隐密归入历史。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