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苏联 古拉格 极权 社会史 黑暗时代 政治学 苦难
发表于2025-02-22
古拉格:一部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在这部受到普遍称赞的权威性的《古拉格:一部历史》著作中,安妮•阿普尔鲍姆第一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
《古拉格:一部历史》出版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书。
作者:(美国)安妮•阿普尔鲍姆 译者:戴大洪
安妮•阿普尔鲍姆,《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和编辑部成员(2002-2006)。毕业于耶鲁大学(1986),马歇尔奖学金获得者(1987)。曾担任(伦敦)《旁观者》杂志国外编辑,《经济学家》杂志驻华沙记者和网络杂志《石板》以及一些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作品还发表在《纽约书评》、《外交季刊》、《华尔街日报》以及许多其他报纸刊物上。她的著作还有《东方与西方之间:跨越欧洲的中间地带》。
这书如果让我再多读两遍,就要抑郁了。
评分这不就是所谓的“徭役”吗,强迫人民劳动,这不新鲜啊,中国古代有,中国现代有上山下乡,美国有黑奴。说别人时候都狠着呢,反正我没看出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同样的压迫,大家都半斤八两就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了吧
评分读了一个月,进度30%。纤毫毕现地重新认识苏联,重新认识列宁高尔基斯大林。今天看到押送的这一部分,真的快恶心吐了,对人性能有多恶劣有了新的认识。悲哀的是:同样是人类史上的巨大暴行,“古拉格”三个字比起“奥斯维辛”还几乎是不为人知。
评分“写作本书并不像陈词滥调常说的那样,‘为的是使这种事情不再发生。’写作本书是因为,几乎可以肯定,这种事情还会再次发生。”(p.631)
评分对于此等罪行,没有审判没有清算;对于这段历史,不愿回忆不愿面对。费拉不堪的俄毛,只配得上前克格勃的盗匪统治。
这本书,你知道它的分量,清楚它的意义,却迟迟不敢翻开。因为它是一座山,翻越它不仅需要时间、需要忍耐、更需要极大的勇气。拿起这本大部头,我屡次开始,又屡次中止,往往一个片段或是一个场景的还原描述,就足以让我落荒而逃。我只能这样鼓励着自己:翻越它,你看到的世界...
评分古拉格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阶段:列宁时代的古拉格有很强乌托邦幻想色彩并追求经济效益(虽然基本赔本),意图用一种劳动改造取代监狱,很讽刺的是富农可以利用资产获得非常优渥的住宿条件,而政治犯也被特别对待,劳动重负结果压倒了“犯罪”贫农(主要是偷窃,偷懒)身上。 斯...
评分到2016年圣诞节,苏联解体已经过去25年了。在这个时代说起纳粹的集中营,几乎没有人会为之辩护。但是说到古拉格,你可以找到一堆奇谈怪论的说词。我觉得任何人谈到古拉格应该像谈到纳粹的集中营一样。马加丹,沃尔库塔,诺里尔斯克这样的名字应该与奥斯维辛,布痕瓦尔德...
评分作者很客观的节选和编排了当事人回忆录。 不得不说,章节编排的很好,循序渐进。从开始一直讲到古拉格体系崩溃和后记。 每个章节中尽量出现不同观点双方的回忆录,这样做虽然做到了客观,但也使读者不知道哪一种是更为普遍。 在这样的科学编排下 大致印象是前期政治犯的特殊待...
评分我曾不止一次讲过三十年前的事:索尔仁尼琴著《古拉格群岛》中译本出版,内部发行,限副局级以上干部凭工作证购买。我所在的报社是局级单位,央求一位不很熟悉的领导同去东长安街的群众出版社读者服务部方才购得一套。当夜开读,时为严冬,感觉如冰水浇背,读完竟大病一...
古拉格:一部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