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

北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刘统
出品人:
页数:5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9-1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7952
丛书系列:刘统作品
图书标签:
  • 中共党史
  • 历史
  • 长征
  • 党史
  • 张国焘
  • 毛泽东
  • 中国近代史
  • 红军
  • 北上
  • 旅行
  • 散文
  • 中国
  • 地理
  • 现实主义
  • 人文
  • 纪实
  • 探索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和南下的战略抉择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毛泽东称之为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本书权威、客观地解读了这段隐晦的历史,生动讲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细节。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在荒凉的松潘草地分道扬镳,党中央和红军一部走出草地,开赴抗日前线;张国焘则另立中央,他率领的部队接连遭遇了南下失利、三过草地、西路军失败等重大挫折,党和中国革命的事业也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毛泽东对当年与张国焘的斗争一直念念不忘,当时的冲突主要集中于红军的战略抉择:张国焘下令南下,毛泽东力主“北上”。后来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北上”才是正确的和富有远见的决断。

作者简介

刘统 1951年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1997)、《华东解放战争纪实》(1999)、《中原解放战争纪实》(2003)、《唐代羁縻府州研究》(1998)、《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2006)、《跨海之战:金门•海南•一江山》(2009);编著有:《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2006)、《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2011)。

目录信息

引子
第1章 懋功会师
第2章 初会两河口
第3章 冲突已见端倪
第4章 陷入困境
第5章 矛盾与争论
第6章 沙窝会议前后
第7章 过草地
第8章 红一方面军单独北上
第9章 俄界会议
第10章 在陕北站住脚
第11章 张国焘另立中央
第12章 南下失利
第13章 神秘的国际来客
第14章 在道孚、炉霍、甘孜的日子
第15章 甘孜会师
第16章 再次北上
第17章 会宁会师前后
第18章 大军西去
第19章 血战河西走廊
第20章 西安事变—意外的转折
第21章 兵败祁连山
第22章 历尽磨难与艰辛
第23章 批判张国焘
第24章 张国焘出走
第25章 光明与阴暗
尾 声 揭开历史的面纱
参考引用书目
新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说的是懋功会师到张国焘叛逃的一段历史。四方面军从一开始的兵强马壮,到后来西路军兵败河西,令人唏嘘。作者用研究古代史的方法来研究党史,注重细节,力求公正,做得相当不错了。一些问题限于资料的有限和时代的局限,不能说得透彻,也能理解。作者说,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  

评分

右路军成立陕甘支队抵达哈达铺,很快就要进入六盘山到达陕北,和刘志丹、徐海东会合。 本书从四渡赤水后正式开始叙事。双方会师后分别在人事和军事路线领域进行了博弈,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意识形态斗争。双方路线上对立的矛盾之源其实由来已久,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从懋功会师开...  

评分

好书!陈年之作。 长征之伟大之处,不在于它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才从失败灭亡的边缘逆袭而出。 什么是历史的选择?!这就是历史的选择! 长征中有退缩的,有叛逃的,有没熬过去的,也有莫名加入的,但最后走下来的才是强者。 走下来,没有崩溃,没有分...

评分

好书,有史德的好书。 1.这样的史书,能出版,就是时代的进步; 2.创业维艰,1935年,一、四方面军,毛与张国焘对于北上的分歧,是一个生死坎,当时8:1的军队实力对比,稍有不慎,历史都会重写,毛无法说服张北上,只能在凌晨二点,带领一方面军连夜静悄悄北跑; 3.1936年1...  

评分

好书,有史德的好书。 1.这样的史书,能出版,就是时代的进步; 2.创业维艰,1935年,一、四方面军,毛与张国焘对于北上的分歧,是一个生死坎,当时8:1的军队实力对比,稍有不慎,历史都会重写,毛无法说服张北上,只能在凌晨二点,带领一方面军连夜静悄悄北跑; 3.1936年1...  

用户评价

评分

张国焘最重要的错误从根本上就是不懂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道理,红军这种层层有政委的队伍,在党内斗争中收买人心比什么都重要,这点上毛比他强太多了

评分

本朝写本朝,对材料的取舍以及对相同史料的解读角度,都使可信度大打折扣。一边说张国焘内心有仇恨,所以他的回忆录不大能信,一边频繁引用大陆六十年代的谈话。很想知道,再过几百年,这部分历史将以怎样的面貌示人,所谓揭开了面纱的历史,还是不是它原本的样子。

评分

以路线斗争为核心的长征史,本质上还是各种资料的汇编,对西路军的评价比较客观,对保安时期红军及中央的极度困难没有隐晦,都是历史学家应有的态度。至于隐秘在黑暗中的细节,也不是我们能轻易了解到的。最令人感慨之处是“西安事变”的发生,除了“天助”,实在无语,这里面个人的冲动超过了历史的“必然”,也改变了民族的命运。

评分

文笔质朴生动,资料全面而扎实,作者是正宗御用学者(军事科学院),但看得出已经竭尽全力保持中立客观的理性视角,毫无主旋律的献媚与偏袒,对党史谜团探讨很深,非常大胆,发人深省的黑暗权斗细节令人震惊,最令人同情的还是无数在“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中无辜牺牲的普通红军战士

评分

该书的问题一是大量引用二手研究使一些史实的可信度降低,甚至有一段很重要的史料引自论坛;二是对当事人在1961年的谈话基本未做分析,当时政治背景下的谈话有可能夸大张国焘的错误;三是语言纪实文学色彩太浓。看到有人说史料无需分析,呵呵。在张开展肃反十年后,其对手亦进行了一场相似的运动。恶毒的不是个人,而是人性在无限制权力面前泯灭。在这场斗争中即便是张胜利了,以后的历史也不会多好。政治斗争没有美好,有枪就是王,没枪啥都玩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