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党权与党争

党员、党权与党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文出版社
作者:王奇生
出品人:
页数:4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2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753302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国民党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王奇生
  • 政治
  • 政治学
  • 民国史
  • 民国
  • 党员
  • 党权
  • 党争
  • 政治体制
  • 权力结构
  • 党内斗争
  • 组织建设
  • 政治生态
  • 制度设计
  • 治理模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中讲述了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源于它的“以军统党”的组织形态;源于基层建设的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源于党派的纷争离析:西山会议派、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等组织不断“火并”。最后,这个弱势独裁的政党无法逃脱尴尬悲凉的历史命运……

本书以国民党“治党史”为中心,着重探讨了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方面。

作者简介

王奇生,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武汉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1997~199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先后任职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等。

目录信息

目 录
第一章 以俄为师
一 改进与改组
二 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为用
第二章 知识青年与国民党
一 党员的社会构成
二 基层组织的实态
第三章 从“容共”到“容国”
一 国共对相互关系的表述
二 中共口号的魔力
三 上层国民党,下层共产党
第四章 裂变:全代会与党统之争
一   粤“二大”与沪“二大”
二   中央特别委员会
三   改组派与“三大”
四   扩大会议与非常会议
五   “四大”的分合
六   蒋汪合作与“五大”
第五章 蜕变: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
一 清党与逆淘汰
二 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
第六章 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
一 劳资纠纷案例
二 劳方、资方与党方
三 《劳资争议处理法》的修订
四 两不讨好
第七章 党治与军治
一 中政会与中常会
二 重军轻党
第八章 党政关系: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
一 党政分开
二 双重衙门的权力之争
第九章 政治录用:党员对政治资源的控制程度
一 党义治国还是党员治国
二 入党与入仕的关联
第十章 党的派系化与派系的党化
一 力行社:派系党化
二 CC系:党与派的双重面相
三 支撑与内耗
第十一章 战前党员群体分析
一 上层有党,下层无党
二 党员的社会构成
三 不好意思公开承认是党员
第十二章 党、政、团:战时体制的调整
一 三青团:党外造党
二 学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则党
第十三章 战争泥淖中的党机器
一 党势扩张与党员构成的变化
二 战时党员吸纳机制
三 基层:空、穷、弱、散
第十四章 “六大”前后的派系政治与精英冲突
一 中央委员的派系构成
二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自省
三 革新与自省的限度
第十五章 弱势独裁政党的历史命运
一  二十年之预言
二  军权唯大
三  弱势独裁
征引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3月间,公司请培训师,扯到创业艰难,居然给我们看一大的船,然后说C.P.起步多么的弱,20,30年后居然达成目标,我冒了一句C.P.其实不弱,一大时候弱小正常,第一次合作时候就很强,不过这种扯太远,和会议主题不符,也没多说。 ============================= 主要好多年前读过...  

评分

读完,完全颠覆了我自己对国民党的刻板印象。 原来国民党的党国是如此的不堪,与其说是党国,不如说是军国、蒋朝。党的作用在北伐之后就逐渐弱化,最后沦为蒋介石维护统治的一个招牌,一个花瓶。 国民党建立了一套苏联共产党的组织模式,从中央党部、到省、到县、到区,看看很...  

评分

這是我到目前為止所看到的關於國民黨研究最好的一部著作。正如書名,作者也正是主要從黨員、党權、黨爭三個角度對國民黨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剖析,洞見頻出。其中夾有對於國共兩黨的比較,讀來啟示頗多。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標誌著中國出現了不同於以往政黨的新型政黨——...  

评分

评分

王奇生的代表作《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虽然这本著作的研究对象是1924—1949年的国民党,但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觉得国民党当年所面临和存在的问题,在今天的中共同样面临和存在着。如书中讲到,北伐前和北伐时,国民党得到社会工农、...  

用户评价

评分

叹为观止,王老师此书是政党学管理学和组织学的结合,为国民党的败退提供了管理学和组织学上的解释。让我厘清三个问题:1.什么是列宁主义的政党;2.国民党内部派系的情况,包括CC系,西山会议派,力行社等;3.提供了雷海宗先生的名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的写作背景。

评分

能把专业历史书写这么好看,太难得了。国民党为什么输?蒋介石迷信军队和武力,轻视党组织的发展和维护,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相反,共产党却在组织工作上每一步都做对了。

评分

全面分析党员成分、党治结构、党政关系、派系机制等。史料传统,题材新颖,视角独特,结论出彩。初读体验宛如《天朝的崩溃》,无需西学新奇话语,已然令人耳目一新。废科举对国共两党成员来源作用、与工人运动关系、清党实质效果等节尤具新意。尚可继续拓宽史料,深挖规章实效

评分

不是共军太狡猾,当时的国民党组织上确实无能啊。

评分

本书选题好,胃口大,资料来源较为单一,可贵之处在于系统的分析了“弱势独裁”,有现实意义。前1/3循序渐进,叙议结合,说明了国民党为何只好形成这种形态;中间1/3结合事例具体分析,数据虽多,宏观微观转换时常把握不好;后1/3论述片面,不能充分支撑观点,完全可以把抗战之后的部分去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