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专题论集,主要围绕法兰克福学派,以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为问题框架展开相关思考。全书主要由三辑内容组成:第一辑名为"法兰克福学派再思考",是对法兰克福学派及其成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的拓展性研究;第二辑名为"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是对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旅行"到中国之后的影响研究;第三辑名为"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视角下",是对与法兰克福学派有关联的本雅明、萨特或无关联的毛泽东、伯明翰学派等方面的平行研究。本书中西结合,视野开阔,资料扎实,论述深入,是一本很见功力的学术著作。
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著有《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等书。
1923年2月3日,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所开始建立,而研究所建立的背景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中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整体失败。一开始社会研究所的方向是经验的、具体的政治经济学、工人运动史研究,到了霍克海默上任,研究方向转到了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上来,并把“批判理论”作为社会研...
评分文艺学西方马克思的书要读。我很喜欢西方马克思主义,能从中读懂社会,能对现代社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形成一种批判的眼光。至于本书,赵勇的书读过不少了,还是挺喜欢的,能读出他个人的痕迹,很亲切,尤其是最后的给研究生的信,说我们都是书呆子,所谓书呆子并不是一心读书...
评分文艺学西方马克思的书要读。我很喜欢西方马克思主义,能从中读懂社会,能对现代社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形成一种批判的眼光。至于本书,赵勇的书读过不少了,还是挺喜欢的,能读出他个人的痕迹,很亲切,尤其是最后的给研究生的信,说我们都是书呆子,所谓书呆子并不是一心读书...
评分1923年2月3日,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所开始建立,而研究所建立的背景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中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整体失败。一开始社会研究所的方向是经验的、具体的政治经济学、工人运动史研究,到了霍克海默上任,研究方向转到了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上来,并把“批判理论”作为社会研...
评分1923年2月3日,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所开始建立,而研究所建立的背景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中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整体失败。一开始社会研究所的方向是经验的、具体的政治经济学、工人运动史研究,到了霍克海默上任,研究方向转到了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上来,并把“批判理论”作为社会研...
论文集。赵老师的法兰克福学派研究做得太透了,佩服。
评分论文、词条、翻译、回信大杂烩,涉及法兰克福理论及其在国内的传播,围绕阿多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长文《艺术的二律背反,或阿多诺的“摇摆”》非常好!另一篇则是在中国“去政治化”的背景下对比刘小枫与李泽厚对马尔库塞的接受。再有就是本雅明与伟大领袖的对比,其他平平~
评分亮点在重返历史的考察与立足当下的反思,前者如将“奥斯维辛之后”一句话“打开”至几万字,拨开误解史的帷幕;后者如在厘清理论旅行、演变历程之后加入自己对中国现实的体认,获益匪浅。精于耕耘,时时内省反思的学者意识展露无遗。前几篇多延续博论,熟悉亲切;艺术的二律背反和文化/文学研究之辨两文为最佳。囿于专业视野,没有深究涉及美学、艺术的文章。见吐槽“新闻传播研究”与公共领域之关系,难掩笑意。
评分《艺术的二律背反》一文最赞!
评分虽是悼文,亦具勇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