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卡伦·霍尼
出品人:
页数:300
译者:叶颂寿
出版时间:2016-6-1
价格:45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71165
丛书系列:Loft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卡伦·霍尼
  • 精神分析
  • 神经症
  • 心理学与心智
  • 美国
  • 心理思维学
  • 2016
  • 心理学
  • 神经症
  • 人格分析
  • 现代性困境
  • 精神健康
  • 自我认知
  • 社会心理
  • 心理疾病
  • 人格障碍
  • 心理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是卡伦•霍尼的早期作品,但并非不成熟的作品,本书的理论建基于作者多年临床观察和治疗经验之上,在很多方面,霍尼首次提出了她振聋发聩的新观点,并且勇敢地提出了很多针对心理学界祖师级人物弗洛伊德的批评和辨析,本书提出以文化决定论取代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主张,以后的霍尼的理论均系本书的补充和发展。

霍尼认为:“深入探讨有效地导致神经症的各种动力,就会发现,存在着一种一切神经症所共有的基本因素,这就是焦虑。无论神经症的结构多么复杂,这种焦虑始终都是引发神经症过程,并维持其运转的动力。”本书是霍尼对正统精神分析的彻底批判和修正,标志着其思想的形成,也标志着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开始形成。

本书语言平实、清晰明了,在简单易懂中蕴涵深刻意义,在出版之初就受到学界的好评和重视,之后多次再版、重印,成为心理学界的畅销书。

作者简介

1885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14年师从亚伯拉罕,逐渐成为柏林精神分析运动的中坚。希特勒执政后移居美国。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及与阿德勒、沙利文、弗洛姆之间相互影响,逐渐对弗洛伊德学说产生怀疑,并与之决裂。不久,她创办了美国精神分析促进会,并担任主席。1952年在纽约逝世。 霍尼是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将。她自称曾应用弗洛伊德理论于临床实践达15年之久,后由于不满意治疗效果而产生了重新评价精神分析运动的想法。她强调社会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双亲在对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认为人格结构是真我、实我和理想我的组合;人的发展变化取决于文化环境的影响,而文化是复杂的社会过程的产物。她将精神分析的解释重心从个体之内转向个体之外,从生物本能转向社会文化。她的学说基本内容远远超出了弗洛伊德限定的范围,把精神分析引向了一个更为宽广的道路。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看完前言后,最期待的是作者对“时代之病”的剖析,但书名太贴切了,这是一本写病态人格的书,书中大段大段是对病态人格个人行为的铺述。偶有提到社会文化诟病之处也不见深刻详细的论述。然而这样相对客观的铺述方式也有它的好处,它提供了让读者思考遨游的空间和材料。比如书...  

评分

以前并不知道卡伦·霍尼,但出于对译者冯川的信任(冯川在八十年代译介过荣格等心理学家及其著作),买了这本书的译林2011新版,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卡伦·霍尼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这本书成书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美国与今日之中国的文化环境有着诸多相似之...  

评分

评分

卡伦·霍尼生于1885年,卒于1952年。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出版于1937年。本书的版本是2017年版本,如果你细心搜集一下,就会发现从本书问世到现在,不同版本不同翻译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直在出版,必然,它必一直有读者。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从1937年到2017年...  

评分

警告!此书会引发严重的巴纳姆效应! 那些戳心的句子,读到第几句你哭了! 男孩看了会沉默 女孩看了会流泪! ↑↑↑这是此书的阅读体验,建议腰封就这么搞。 县城的新华书店“心理学”名目摆了整整四大柜。其实也不是近年才大热的,世事洞明的人生哲学自来没有遇过冷,只是现...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了这本书,是给自己的不正常找一个合理化的借口吗hhh

评分

整段整段、整页整页地勾画、批注、标记,常常读到一句话,便想,这就是我自己啊,那个不得不与之妥协才能勉强过活的卑微的自己,甚至读久了会有一种心理上的防御机制让自己排斥这些文字。自卑,自恋,虚荣,同性恋,争强好胜,阳光大方,别人家的好孩子,所有贴在自己身上这些模糊混乱的标签开始重新有了质量。而全书最后的那句安慰仍带来一丝慰藉。我深知卡伦霍妮不是绝对的真理,这本书只是引子,要真正认识自我,尚还任重道远。

评分

心理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代表作。早在1937年就为现代社会的神经症做出了分析,极富洞察力。对照检查,相信读者都会有感触。我的疑惑是,凡事只说“你和他”,而不再肯定“我”的存在,是“传统”神经症人格的通病;而到了现在这个“自恋”的年代,怕是需要理论的修正补充了。

评分

敌对冲动导致焦虑,繁衍出一幅幅黑暗的图画。病态求爱,病态进取,病态竞争,病态罪恶,病态痛苦,都是对抗焦虑产生的防御机制,施行者时常浑然不知。然而复杂的景象仿佛仍然是黑色的,需要一束光。这里的理论跟我上半年看到的有内在的一致性,而且那里有光。

评分

卡伦霍尼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生物机械观,引入社会文化、人类学因素,来解释人格病症的形成,在“焦虑的时代”,相互竞争与它所带来的人类彼此之间的潜在敌意、恐惧、自我贬低——促使个人在心理感受上,认为自己孤立无依。也就是由于这种情境,作为补偿措施,产生了对爱的极端强烈需求。获取关爱,使人较不会感到孤立隔绝,不会受敌意所威胁,并且对自己较不会感到彷徨不定。由于它是人生的最重要需求,因此爱在我们的文化中,就被过分强调了。它变成一种美梦——正如成功一样,人们以为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爱本身不是一种虚幻错觉——虽然在我们的文化中,它常常被用来满足各种与爱全然无关的愿望,但是由于我们对它预期太多,远超过了它所能够达成的,因而使它变成一种错觉的幻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