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

当我遇见一个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李雪
出品人:
页数:2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6-1
价格:3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0263284
丛书系列:李雪作品集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育儿
  • 亲子
  • 心理
  • 母婴
  • 成长
  • 原生家庭的影响
  • 李雪
  • 成长
  • 情感
  • 自我认知
  • 心理成长
  • 人际关系
  • 心灵治愈
  • 女性成长
  • 内心独白
  • 人生感悟
  • 自我觉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任何事物,如果你觉得它美,那么它一定暗合了某种美的规律。家庭教育也一样,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健康幸福地长大成人,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呵护一定暗合了自然发展的规律。

母婴关系决定人生的起点。孩子通过内化与父母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童年的关系模式与长大后的事业、婚恋、养育等,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会把心理创伤传递给孩子,无论意识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潜意识总在制造相同的陷阱。

爱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爱孩子,也是爱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作者简介

李雪,专业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学研究近十年。创办“初心心理”,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详解母婴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作为心理学专家,李雪的独特之处在于“去脸谱化”,把专业知识性感地表达出来,是一种难得的能力。她勇于袒露自己,用轻盈而深刻、温暖而尖锐的文字,向读者彰显真相。读她的文字,你会痛,也会上瘾,因为真相是如此残忍而迷人。

目录信息

01 觉察:遇见内在的婴儿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
孩子夜哭,因为需要你
睡眠训练,给孩子的一生涂上灰暗底色
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期的及时满足
退行,内在疗愈的种子在发芽
02 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
限制是伪造的爱
规则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础上
智力发展来自于体验而非知识
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
不期望改变
父母的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
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
03关系: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
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不评判,只确认感受
拒绝不等于伤害
孩子间的冲突不会引发创伤,但父母的干预会
痛苦的中国式家庭陪伴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
04内在:会痛的不是爱
没有界限,只因缺乏爱的能力
孩子不必为父母的错买单
可以不原谅父母
控制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
温和而坚定地“反控制”
家庭秩序不可错位
在生命早期,偏执的种子就已种下
轮回之痛止于觉知
05外在:你配得起更好
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
认为自己值得,财富就会追随你
所有关于成功的信念都制约你成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是我最近常常翻看的一本书。遇见这本书是个惊喜,在打开之前就深深被吸引,封面,色调,书签,明信片,插图,特殊的装订方式,一切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 而且,我真心觉得李雪很美,玲珑通透,精致轻灵中又透着一股锐利和执拗。像是一把闪着寒光...  

评分

1、目前评分这么高,大概说明我们的原生家庭关系确实存在历史遗留包袱。以及,我们确实需要学习自身,学习自我疗愈。 2、书的前半部分说的是爱,翻来覆去地念叨“爱可以解决一切”——只是这个论点要是成立的话,那些搞教育研究的人都可以退散的。后半部分的价值可能更大一些,...  

评分

我是从武志红在天涯发《谎言中的NO.1》这个帖子开始认识武志红的,又是从武志红的博客认识李雪的。也就是说,在他们成名前,我就关注他们了。 那时,李雪还没有化茧成蝶,我更多地关注武志红,捎带着看看李雪的博文,觉得她的语言很犀利、通透,就是文章太少,也都集中在母婴...  

评分

但这本书,看到了我的内心,看到了我的父母、我的过去和我的女儿和我们的未来,我懂这些轨迹的根源在哪里了,再也不会只求得,不求因了。 很多次看到里面的句子都想哭,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她了解我的难过,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么难过,她却一点点的指出原因并...  

评分

极力推荐在人际关系在家人关系中不通畅的人看,李雪极为细腻的感受加上极具逻辑的文笔释然了我这几天的郁闷,我突然感觉到我的心轮也不堵塞了。也很契合今天的塔罗的宝剑三把我的心轮用心智的文字打疏通了,哈哈。开心的我。书看了一部分,也体会了一部分,剩下的我要慢慢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大问题,却细思极恐,例举的例子比较断章取义,说到一物因必与另一物果,太过浮华与表面与局限了;好的跳出思维里的墙的话道理可以,一般心理学的很多道理也引入其中,描述像穿着心理学的外衣,给人感觉却不严谨 缺求实。我可以理解此书符合当代大多数中国人的成长心路历程,打破常规带来的新鲜感,但我内心不允许鸡汤/变形鸡汤/肤浅存留于此!

评分

一篇文章三页,所以每篇差不多是提出一个理论然后没有然后了,观点提出好多不能深入阐述和证明,读完都是蜻蜓点水的感觉。很遗憾,感觉可以写更好些的。也遗憾最近巨婴国也读的不开心,两本期待高的书读完都挺遗憾。 20170322 笔记做了,收获不少比如吃的苦中苦谎言0325

评分

可能是我的期待点错了,这本书并不是一本育儿书,而是一部自我救赎的心灵鸡汤,多是从感受、经历出发,感性有余,理性不足。

评分

读着会觉得莫名和奇怪,觉得很多地方作者都非常武断和主观,从单一的例子就推出一个观点,并且在以为要对这个观点进行阐述的时候,发现没有,似乎用了很大的力气写案例但结论就匆匆一句,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不过,对于目前的自己,还是得到蛮多启发,尤其是前半部分。

评分

还是老问题,单独看几篇博客文章还可以,编成书就有点过于牵强了。所有的故事都欠缺理论依据。或许本来有,但是作者的叙述过于主观。本书主要观点有二,一是你所有的毛病都可以赖你爸妈;二是对孩子的教育要无为而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