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誕生》是德國哲學傢尼采第一部較為係統的美學和哲學著作,寫於1870-1871年間。尼采在對希臘藝術進行美學討論的同時,闡述瞭自己的許多哲學思想完成瞭他對生命意義的思考,並對以蘇格拉底科學樂觀主義為特徵的現代文化做齣瞭批判。
弗裏德裏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歐洲思想史上特立獨行的天纔,對中國現代文化影響最大的德國思想傢。25歲時被聘為巴塞爾大學教授;45歲時精神病發作;世紀之交離開人世。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權力意誌》等。
【按语:《悲剧的诞生(1872)》是尼采最早的作品,基本上是在叔本华的意志论框架内考察了艺术尤其是悲剧艺术:作为本原的意志,音乐在艺术中的优先性等都是叔本华的论题;不同之处在于:当叔本华觉得禁欲主义才是人生出路的时候,Nietzsche则认为艺术是生存的最高阶段。纵使如...
評分 評分时隔半年重读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不同于当初刚接触哲学时的一片茫然,在对尼采有着一定的阅读后再读尼采的处女作,感受到的与之前相比多了许多。虽然尼采在后期将《悲剧的诞生》视为极不成熟之作,但其讨论终生的母题已在此出现—克服虚无。 在西方,自现代性出现伊始,人本...
評分时隔半年重读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不同于当初刚接触哲学时的一片茫然,在对尼采有着一定的阅读后再读尼采的处女作,感受到的与之前相比多了许多。虽然尼采在后期将《悲剧的诞生》视为极不成熟之作,但其讨论终生的母题已在此出现—克服虚无。 在西方,自现代性出现伊始,人本...
評分最近带着学生读《悲剧的诞生》,才发现做学生时说得极其顺嘴,其实根本未解其意的那些名词真正到了自己讲的时候,要讲得朴素清晰并不那么容易。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将艺术,也是自然的两种冲动归纳为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冲动,前者代表着梦,后者代表着醉。而古希腊的悲剧...
由悲劇的誕生想到諾蘭的黑色騎士。首先、兩種精神並不是矛盾的,而是共同存在纔能組閤成悲劇 兩者都建立在對世界的充分認識之上 阿波羅精神是超越瞭個體意誌,通過用“理想的假象”樹立道德和希望,如同一個人靜坐風浪之中,得到的是心靈的慰藉 酒神精神是從自我的痛苦(不是私欲帶來的痛苦)的實在體驗中,而轉化為一種對真實和自我需求的探尋 陷入前一種精神的人追求普世道德、追求美和剋製。雖然知道生活在一種虛假的清醒之中,但至少是在做一個美麗的夢 陷入後一種精神,比前一種需要勇氣,因為追求對真實和極緻的體驗。如果不以信念支撐,可能在中痛苦中喪失目的和希望,無助於形成一個強健的人格 所以 隻有在樂於麵對痛苦 承受痛苦 體會彆人的痛苦 體會世界之苦的同時 有絕對正義的道德堅持和希望 纔可以作為諾蘭心中的黑暗騎士吧
评分讀完美學選讀本、聽幾遍瓦格納,纔開始讀這本。然鵝。
评分尼老師的思想在本書雖然還沒完全展開,但他對藝術與形而上學和此在關係的深刻進展,對現象與本質的探究以及神正論與意誌關係的考察,首開先河。譯稿三篇最喜歡第二篇,個人色彩相當濃的哲學研究,非常有纔氣。
评分日神精神,酒神精神,悲劇的誕生和衰亡,非理性主義,審美式的人生...太難讀瞭
评分因為翻譯原因,看起來有點費勁,但這並不影響這本書本身的優秀,喜歡書中尼采對基督教毫不掩飾的批判以及對於希臘悲劇的深層分析,音樂是生存的最高階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