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柏林

别了,柏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出品人:
页数:251
译者:孙法理
出版时间:2016-4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71363
丛书系列:伊舍伍德柏林故事集
图书标签:
  •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 小说
  • 伊舍伍德
  • 美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德国
  • 美国
  • 文学
  • 柏林
  • 告别
  • 历史
  • 战争
  • 记忆
  • 反思
  • 城市
  • 情感
  • 时间
  • 孤独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太阳照耀着,希特勒成了城市的主人;太阳照耀着,可我的几十位朋友,我在工人学校那个学生,我在国际工人救援会遇见的男男女女都进了监狱,而且可能已经死去。但是我想的还不是他们,还不是头脑清醒的、目标明确的、英雄气概的他们;他们是明知有危险而且承认了危险的。我想的倒是可怜的卢迪,他那一身滑稽的俄国式宽松上衣。他那故事书上的假想游戏现在已被当作事实了。纳粹要拿那故事跟他玩游戏。他们不是嘲笑他,而是把他假想的东西当作事实来相信。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 英裔美国作家。一九二九年随好友诗人奥登(W. H. Auden)前往柏林,在当地待了四年,恰好见证了纳粹在德国的兴起。一九四六年获得美国国籍,余生定居美国。其作品以描绘二十世纪一九三〇年代的柏林著称,并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代表作《别了,柏林》和《诺里斯先生换火车》合称为《柏林故事集》,被美国国家图书馆与《时代》杂志评入“二十世纪一百部最佳英语小说”。曾与奥登合写日记《战地行纪》,记载一九三八年周游中国的见闻。伊舍伍德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多项国际大奖。美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和散文家戈尔•维达尔(Gore Vidal)称赞伊舍伍德为“*好的英语散文作家”。

目录信息

柏林日记(一九三〇年秋)
萨莉·鲍尔斯
吕根岛上(一九三一年夏)
诺瓦克一家
兰道尔一家
柏林日记(一九三二年冬——一九三三年)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补记,于2018年1月读毕,感谢那时写过详细的长评,使书中动人的情节今日依旧历历在目) 有人说伊舍伍德的小说无聊。怎么会无聊?明明很有聊——前提是,你有一定的文学阅读基础,能让他的小说与许多作品发展出千丝万缕的联系。此中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别了,柏林》是六...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补记,于2018年1月读毕,感谢那时写过详细的长评,使书中动人的情节今日依旧历历在目) 有人说伊舍伍德的小说无聊。怎么会无聊?明明很有聊——前提是,你有一定的文学阅读基础,能让他的小说与许多作品发展出千丝万缕的联系。此中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别了,柏林》是六...  

用户评价

评分

伊舍伍德以第一人生视角展开,以短篇小说集的形式缀成的纳粹上台前后的柏林平民阶层众生相。即使作者在书中没有写得太直白,但仍旧能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同志笔调。

评分

2019年228本:伊舍伍德白描人物的功力令人惊叹,30年代从默片时代出来的柏林人物, 施罗德小姐每天早晨都要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到固定的地方,让它们站在那里。它们仿佛就是她的宣言,她对资本、社会、宗教和性问题永不妥协的宣言。 她总在探索我,但也只像头母牛,虽然把脑袋往栅栏门的栏杆间懒洋洋地挤,却并不太需要开门

评分

有点无聊,奈何书封和背后的摘抄段落太妙,我竟然花了几十块大洋买了它

评分

书里没有一句话直接点明同志间的情愫,可是那种微妙的脆弱感,那种疏离和孤独,一读就知道是属于我们的。抛开时代背景,实在难以想象是1939年的小说,可能因为它对人物间化学反应的精微捕捉实在太过现代。去过Nollendorfplatz附近的伊舍伍德柏林故居,百感交集。

评分

伊舍伍德的人眼照相机拍下柏林众生相。故意的轻浮,和柏林说再见的姿势,不能比这座混杂的城市更复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