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之谜

硅谷之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吴军
出品人:Just-pub
页数:28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2-1
价格:5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541092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互联网
  • 吴军
  • 硅谷
  • 商业
  • 科技
  • 计算机
  • 创新
  • 科普
  • 硅谷
  • 科技
  • 创业
  • 创新
  • 人工智能
  • 互联网
  • 投资
  • 商业
  • 未来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颠覆人们对信息时代的认识、对创新和创业的理解的好书。作者吴军通过介绍硅谷成功的秘诀,揭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和方法论。

近年来,吴军从技术和管理人员变成了投资人,他对IT领域,尤其是对科技创新因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根据这些年在硅谷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回答了长期以来令大家深感困惑的一个不解之谜,那就是—为什么硅谷在全世界其他地区难以复制?

《硅谷之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浪潮之巅》的续集或姊妹篇。在《硅谷之谜》中,吴军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仔细分析了硅谷的起源和发展,对硅谷的创新力进行了深刻剖析,把硅谷的经验提升到了理论高度,并且解释了为什么只有硅谷真正做到了宽容叛逆、宽容失败、多元文化和拒绝平庸。这些特点造就了硅谷几十年的长盛不衰。

本书有助于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创业者、风险投资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者深入研究、学习硅谷,也非常适合对科技创新与创业感兴趣的人士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他的著作《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和《文明之光》、《大学之路》广受读者欢迎,其中,《数学之美》荣获第八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文明之光》被评为2014年“中国好书”,《浪潮之巅》成为许多商学院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吴军博士是谷歌公司早期员工之一。在谷歌,他和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全球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

2010年—2012年,他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同时担任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2012年—2014年回到谷歌,负责开发了被认为是“下一代搜索”的谷歌自动问答系统。同年,他作为创始合伙人创立了丰元风险投资基金(ZPark Capital),并且投资了80多家硅谷的初创公司。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曾获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还获得了十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

吴军博士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和校国际事务委员会顾问,以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专家顾问。同时,他也是数家投资基金、创业公司的董事和顾问。

目录信息

序 言 为什么硅谷难以复制?/I
前 言 从《浪潮之巅》到《硅谷之谜》/VIII

第一章 硅谷的奇迹/1
硅谷地区面积狭小,人口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5%。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地区却创造出了人类科技史和工业史上的奇迹。这些传奇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那些传奇人物每天都在不断地涌现。硅谷始终不竭的创新活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让人渴望探知“庐山真面目”。
第一节 硅谷的明星公司
第二节 硅谷的顶尖大学
第三节 硅谷的风险投资
第四节 硅谷的产业变迁

第二章 宛若似真的分析/36
为什么硅谷会出现在旧金山湾区?为什么全世界其他的地方难以复制它的模式,或者说没有出现一个可以和它匹敌的创新中心?目前,各种媒体在分析硅谷时,都做了一些人为的取舍和缩放,故意放大那些冠冕堂皇却并非关键的原因,却又把一些非常重要而拿不上台面的原因给回避掉了,这便产生了误导,以至于很多科技园在试图复制硅谷时都难以成功。
第一节 硅谷成功的气候说
第二节 斯坦福之说
第三节 风险投资说
第四节 政府扶持说
第五节 知识产权保护说
第六节 波士顿地区并没有出现硅谷

第三章 硅谷的起源/61
IBM 公司恰巧在计算机技术刚刚起步时就在美国西海岸开设了研发中心,从而让旧金山湾区占到了天时;而当时在世界气候最好的地方居然空着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提供给未来的新技术公司使用,因此又占到了地利;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靠自己的名气聚拢了一批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人才, 然后又把他们赶出去办了公司,这件事为湾区日后成为硅谷准备好了人的因素。
第一节 硅谷前传
第二节 天时与地利
第三节 怪才和叛徒
第四节 仙童公司

第四章 硅谷的发展/84
硅谷在3.0 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繁荣,以至于在2008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它可以独善其身,这似乎已经跳出了世界各地区都难以避免的“从兴起,到繁荣,再到衰落” 的周期律。在硅谷3.0 时代,创业不再是一件难事,创业者们只要做好两件事即可:第一,想出真正有创新的点子,并拥有过硬的技术;第二,以最快的速度去实现它。
第一节 硅谷1.0 — 信息革命的前夜
第二节 硅谷2.0 — 信息时代
第三节 硅谷风险投资自身的发展
第四节 硅谷3.0 — 后互联网时代

第五章 硅谷的奥秘(上)— 硅谷的独特之处/126
外界谈论硅谷时,总是会提到“车库文化”这样一个名词, 因为在早期一些介绍硅谷的文章和书中是这样宣传的。其大意是,一些辞职的员工(或尚未全职工作过的年轻人),为了节省办公成本,租下一户人家的车库作为办公室来创业, 最后获得了成功。这个说法颇具误导性,是关于硅谷的几个大谎言之一,因为大部分从硅谷走出的伟大公司都不是这样办起来的。
第一节 叛逆和宽容
第二节 多元文化
第三节 拒绝平庸

第六章 硅谷的奥秘(下)— 硅谷的企业文化和情怀/168
硅谷的人们常常会用一种试错法来尝试新的东西,那里的人们常常开动脑子把很多可能性都想到后,不断尝试,直到成功。采用这种方法去创新,需要有人为失败买单,这些买单者通常是大公司、风险投资机构和做事情的那些人。宽容失败带来的好处是,创新者会走通其他人不敢走的路。
第一节 宽容失败的文化
第二节 工程师文化
第三节 不迷信权威
第四节 扁平式管理
第五节 世界的情怀

第七章 工业时代的科学基础/201
思维的形成需要时间,摆脱对一种思维的依赖同样需要时间。虽然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很多人也言必称信息时代,但是其思维和行为方式依然难以摆脱工业时代形成的拥有生产资料的那种优越感。比如很多地方政府在创办科技园时以提供免费场地作为吸引人才的诱饵,骨子里便还是认定场地这种生产资料在经营活动中会起决定性作用,而真正伟大的公司却不是这样扶植出来的。
第一节 牛顿和机械思维
第二节 泰勒管理理论
第三节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制度剖析

第八章 信息时代的科学基础/229
对于信息时代企业和商业出现的各种现象,很容易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解释清楚。硅谷有幸诞生在三论被提出之后, 因此它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论来指导其发展,这是硅谷成功的根本原因。硅谷成功的奥秘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在于, 我们需要需要承认各种不确定性,需要利用数据和信息消除它们,而不是采用过去那种顶层设计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第一节 三论与管理
第二节  从预测到反应,从局部到整体,从控制到通信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企业制度剖析
第四节 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索引 /27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互联网时代,硅谷成为了时代的区域发展标杆,也成了互联网文化的精神圣地,关于硅谷传奇的如何产生和缔造,已经很多分析,但是吴军老师深入洞察硅谷崛起背后的本质原因,甚至追朔这些原因背后的科学基础。 硅谷崛起的原因众说纷纭,气候说,斯坦福说,风险投资说,政府扶持说...  

评分

这本书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段: 1、硅谷成功及硅谷所孕育出来『伟大公司』的历史 2、硅谷成功及硅谷所孕育出来「伟大公司」的观点及吴军对这些观点的认同及不同观点。 3、国内环境与硅谷的差异、国内公司与硅谷公司的差异 4、工业时代及信息时代不同思维方式。 对于大部分...

评分

评分

这本书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段: 1、硅谷成功及硅谷所孕育出来『伟大公司』的历史 2、硅谷成功及硅谷所孕育出来「伟大公司」的观点及吴军对这些观点的认同及不同观点。 3、国内环境与硅谷的差异、国内公司与硅谷公司的差异 4、工业时代及信息时代不同思维方式。 对于大部分...

评分

此书比起浪潮之巅更上一层楼。本质原因是我认为作者结合理论去阐述现象,仅仅描述事物发展很容易,那是史官的事,只需要保证客观即可。 但看透现象到本质,事物背后运转的规律,就是另一个境界。这是作者在此书做到的。 术:宽容失败,宽容叛逆,多元文化,不迷信权威,追求极...  

用户评价

评分

前六章都是在炒冷饭,最有启发性的还是最后两章关于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内容

评分

喜欢读吴军无非两个原因,一是他补上了一个市场空缺,即IT行业人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为圈外人阐述行业运作方式,而且写得不高傲,当然未必完整、正确,但开放的窗口就在这里不妨一望;二是他喜欢从人的角度解读问题,很应我的观点,事都是人,行业、社会、世界都是人,在人类社会里没什么事物真正神秘,也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可学习的,人与人之间难以比肩是因为没有两个人完全一样,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复制”,更多是不必要而不是不可能。话说回来,书中所言硅谷成功诸多秘诀,大多在理但在我国缺乏文化和制度土壤,也只能临渊羡鱼了。

评分

感觉更多是写给圈外人的,干货不足。整体更像是系列博客,核心内容不太足以撑一本书。道理都对,然后也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评分

吴军挺高产的,一口气读完了,书还可以,只是感觉没有几年前读浪潮之巅那种心潮澎湃了

评分

喜欢读吴军无非两个原因,一是他补上了一个市场空缺,即IT行业人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为圈外人阐述行业运作方式,而且写得不高傲,当然未必完整、正确,但开放的窗口就在这里不妨一望;二是他喜欢从人的角度解读问题,很应我的观点,事都是人,行业、社会、世界都是人,在人类社会里没什么事物真正神秘,也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可学习的,人与人之间难以比肩是因为没有两个人完全一样,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复制”,更多是不必要而不是不可能。话说回来,书中所言硅谷成功诸多秘诀,大多在理但在我国缺乏文化和制度土壤,也只能临渊羡鱼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