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哲學傢弗蘭剋·安柯斯密特的集大成之作,將整體史學文本與陳述性語言加以區分,充分認識史學介於藝術與科學之間的特殊性。對史學語言的分析不僅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曆史,並且可讓語言哲學傢看到此前思維的盲點,為哲學發展提供新思路。
弗蘭剋•安柯斯密特(1945— ),格羅寜根大學觀念史和曆史哲學教授。1983年齣版《敘述的邏輯:史傢語言的語義分析》,1986年當選荷蘭皇傢人文和科學院院士,2007年創辦《曆史哲學雜誌》。發錶過多部曆史哲學論著,包括《曆史錶現》《政治錶現》《曆史與喻義》《美學政治》《崇高的曆史經驗》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作者的代錶作品,讀多瞭也沒感覺瞭,四星給廈大周建漳老師,曾經考博考過的老師。
评分調動瞭這麼多資源的總結之作要是沒提齣有挑戰性的見解,反而不正常瞭。讀安氏的書常常始則信之,繼而疑之,最後不得不佩服。
评分囉嗦得不行,為瞭看完我想看的那一部分兩天以來我逛瞭四趟超市並且抑製住瞭大概每個小時都會産生的逛超市的衝動,結果我還是沒有堅持到看完我想看的那一部分,我不看瞭。
评分安剋斯密特在相對主義的基礎上的“迴歸”與轉嚮之作,越來越讓我心生喜歡。承認真相的多元復雜與語言建構起的曆史知識的復雜性。關於政治史地位的屈摺的探討。
评分bonus~偶然翻開的書竟然是個斯賓諾莎主義者,不過是德勒茲意義上的斯賓諾莎主義者。作者首先要麵對的是曆史學領域中的“語言轉嚮”問題(羅蒂),作者試圖在語言/文本內部重新建立“真理”。就題目關鍵詞而論,“曆史錶現”更恰當的說法是“作為錶現的曆史”,作者從圖像齣發界定“錶現”,認為錶現或者說意義,獨立於“指稱真理”,並且意義在邏輯上先於真理。因此在場也不再具有優先性,在場更多地等同於尼采、叔本華意義上的崇高,是悲劇精神的代錶;對曆史學中難以解決的主客問題,作者並沒有繼續走後現代解構之路,作者認為斯賓諾莎的一元論體係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而黑格爾為斯賓諾莎體係增加瞭動力機製。因此在最後一章中,作者在黑格爾的意義上為政治史正名,認為曆史的核心是民族/國傢的曆史。本書可以算是一本導論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