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夏尔贝特兰批判的其实是整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他认为当时群众的主体性并未能真正被激发。 他老观察了两年华国锋的所作所为就愤然辞去中法友好协会会长,此后似乎再没有关于中国问题的论述,怕是已经彻底心如死灰不屑置评了吧。
评分刀刀见血揭露政变后的资产阶级政权。
评分夏尔贝特兰批判的其实是整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他认为当时群众的主体性并未能真正被激发。 他老观察了两年华国锋的所作所为就愤然辞去中法友好协会会长,此后似乎再没有关于中国问题的论述,怕是已经彻底心如死灰不屑置评了吧。
评分79年就能有这样的洞察力,真的厉害。几点启发:1.阶级分析太重要,对行动很重要;2.批判和创造、实验要双管齐下,尤其后者;3.目的和手段不可以割裂(存疑,还是觉得太理想了)。贝特兰对上海公社的分析很有意思,看来他对巴黎公社的中国版本曾寄予厚望。而他在最后提出的展望实在过于乐观,随着世代更替,历史变得越来越模糊,重新阐释的愿望不仅面临污名化的挑战,政治冷漠也是致命的。后面几篇反驳贝特兰的文章,现在看来实在是打脸,不过随便翻翻也挺有趣的,尤其是陈志让关于文化教育的论述。
评分隔着书页都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夏尔与后面三人的水平真是高低立判泾渭分明,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与修正主义的隔空辩论。很多现在看起来天经地义的事情都不是理所应当的,76年北京发生的事远远似乎与历史教科书截然相反,抗着红旗反红旗,借钟馗打鬼。戏剧性的是,说出那句“这次让我们希望,不出十年就能看出他现在为什么是错的”的人,不知道10年后的89事件有没有狠狠地打了他的脸,由今日观之,夏尔贝特兰的深刻洞察力与远见性令人震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