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开辟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历史形态。从十月革命至今,社会主义事业不但在实践上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和曲折,而且在理论上经历了重要的探索和演变。怎样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苏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过与是非?苏联马克思主义与原本马克思学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斯大林思想与列宁主义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这是当代国际舆论中有着很大争议的重大问题。本书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试图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关心和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汉语读者提供一份可资参考和借鉴的文献,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论反思。
本书作者赫伯特·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的著名代表,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激进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新左派哲学家”。 当前国内首部以批判视角对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展开解读的著作,作者分别从政治学和伦理学角度对苏联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剖析,以期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如何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功过与是非,苏联马克思主义与原本马克思学说的关系如何,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如何看待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和辩证法。在本书中,马尔库塞都给出了富有创见性的答案。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 美籍德裔哲学家。在弗赖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存在主义创始者海德格尔。1932年开始先后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研究所、华盛顿战略研究局、哥伦比亚大学俄国研究所、哈佛大学俄国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1954—1976年先后在布兰代斯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激进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爱欲解放论”的奠基人。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这本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评分翻译能够理解文意,但却不能令人满意
评分马尔库塞的学究气实在太重了,读这本书就仿佛在听一位党校教授的讲座,先说马克思的原意是什么,再说苏联把马克思主义改造成了什么,最后说苏联的这种改造在多大程度上有违马克思的本意。这样执着于义理、考据和辞章,而文笔又非常干涩的书,实在是教人难以卒读。
评分趋于理想化,僵化,教条,与实际脱钩。压抑性道德与技术进步包含的自由发挥相抵触,它不可避免的日益非理性化。反观现在,接入传统文化带来的个体伦理自律,或许可以抵抗非理性的要求的冲击?…3M还是NB啊,几十年前的书了。
评分只看了前半部分,基本明白作者想说什么了。无产阶级作为革命的主人,是怎样一步步变成党的工具的,这确实值得深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