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罗·聂鲁达 Pablo Neruda(1904-1973)
1904年生于智利帕拉尔。13岁发表诗作,19岁出版第一部诗集,20岁享誉全国。著有数十部诗集,被誉为“人民的诗人”。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是二十世纪所有语种中最伟大的诗人巴勃罗·聂鲁达撰写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文笔奇崛。本次精心修订译本,无删节完整呈现。不少作家和艺术家的轶闻趣事,读来引人入胜。就像诗人自己所说:“我是杂食动物,吞食感情、生物、书籍、事件和抗争。我真想把整个大地吞下;我真想把大海喝干。”从流泪到亲吻,从孤独到人民,都活在这些历久弥香的文字中。诗人所有的生活和智慧,那些欢喜和悲伤,那些执着和信念,那个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的伟大的人,从智利的大森林中,从大海的涛声中,从辽远的星空下,从绿色的墨水中,第一次完整而真实地朝我们走来。
★巴勃罗·聂鲁达是二十世纪所有语种中最伟大的诗人。他书写任何事物都有伟大的诗篇,就好像弥达斯王,凡他触摸的东西,都会变成诗歌。——加西亚·马尔克斯
★他的诗篇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没有任何一个诗人,无论是表现主义的、未来主义的、达达主义的还是超现实主义的,能像巴勃罗•聂鲁达这样充满尊严、淋漓尽致地代表我们的时代。——西班牙文学评论家 阿马多·阿隆索
★聂鲁达是当代最伟大的诗人,同时拥有睁开的和闭上的眼睛。梦游人的眼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 帕斯
★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可谓提炼出了聂鲁达的精华……是未来所有传记作家的起跑点。——《星期六评论》
★其中关于一些地方的描述——印度、中国、墨西哥——精彩绝伦,但是最清晰地脱颖而出的还是身披光与影的智利。——《国家评论》
看完全书,我明白了,伟大的诗人聂鲁达的确是历经了沧桑,他没有说谎,没有一点夸张。聂鲁达的一生可谓传奇,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会累吗?我觉得他肯定会累,任何人都会累。但是聂鲁达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和精力。游走世界,奔波逃亡求生存,这些困难并没有击垮他,...
评分聂鲁达访问中国时,得知自己的中文译名中的“聶”由三只耳朵组成,他说:“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专门用来倾听大海的声音。”这本《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正是他晚年在黑岛倾听着大海的声音写成的。他的一生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既有主动的流浪,又有被动的流亡。回忆录的...
评分我的身体是孤独的,我的思想却不孤独。 我把每一次的旅行叫作“出逃”,简而言之就是:每次离开熟悉的住处前往陌生之地,就像一次出逃,暂时逃离琐碎的生活,去经历不一样的生活。 五月中旬的福州像是迎来了雨季,夜夜大雨倾盆。雨丝在昏黄的路灯下一片茫茫,如千...
评分阿尔森·古留加在为伊曼努尔·康德立传时,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一位思想家的全部历史,即他的思想史。 巴勃罗·聂鲁达的自传体回忆录《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则在题记里传递了如是精神:“传记作家的回忆录,与诗人的回忆录,绝不相同。前者也许阅历有限,但着力如实记述,为...
评分聂鲁达的人生真可称得上历经沧桑。见过高山和大海,游历过世界最遥远色角落,交往过人类社会那么多璀璨的明星,而他的思想又是那么深沉而清澈。面对这本书就如同面对浩瀚的大海,只觉得天地都渺小了许多。
评分她说:聂鲁达的文字像音乐。我说:这音乐美得太主流。
评分给聂鲁达文笔跪了,太棒了
评分聂鲁达是我喜欢的诺奖诗人之一,这是他晚年撰写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2016 年读过的最精彩的一本自传。
评分没想到那个年代诗歌的地位居然如此之高,连带诗人受到的尊重都堪称隆重。我只想到聂鲁达是一位浪漫多情浪迹天涯的吟游诗人,没想到他还是乡巴佬,驻外大使,流浪汉,革命者,共X党;他风流又风趣,浪漫也孤独;他被压迫,受迫害,遭排挤,当然也备受推崇。非历尽沧桑不足以谈人生,更写不出那些情诗和绝望的歌。我喜欢他是寂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