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作者:潘光哲
出品人:
頁數:483
译者:
出版時間:2014-9
價格: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0423051
叢書系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圖書標籤:
  • 閱讀史
  • 思想史
  • 晚清
  • 學術史
  • 潘光哲
  • 曆史
  • 近代史
  • 近現代史
  • 晚清
  • 士人
  • 西學
  • 閱讀史
  • 近代思想
  • 中西文化
  • 知識史
  • 思想史
  • 教育史
  • 社會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 本書是漢語世界的第一部閱讀史專著。作者以具體的個案,「濃描細寫」晚清士人尋覓接受「西學」的讀書歷程。在西力東漸的大背景下,有心知悉世事時局的晚清士人,開展追求「世界知識」的事業,追索與「西學」相關的書報,猶如進入一方積蘊豐富的「知識倉庫」。士人的閱讀實踐,從此大有改變。然而,士人讀書世界的變化擴展,往往遭遇「書本地理學」的障礙;意欲建立「讀書秩序」的努力,又承受既存價值係統的挑戰反擊。閱讀緻知的理由,更與士人的功名之路息息相關,自然和「文化市場」的運作邏輯脫離不瞭關係。本書以閱讀史取嚮而描摹展示的圖像,不僅扭轉瞭既存的歷史成見,更為如何認識理解晚清中國的歷史世界,提供瞭另一個思考方嚮。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自 序
本書徵引書籍說明
第一章 導 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
第二節 文獻檢討:藉鑒與突破
第三節 界說與本書內容略述
第二章 「知識倉庫」的建立與讀書世界的變化
第一節 「知識倉庫」的初步建立
第二節 士人讀書世界的變化
第三章 硃一新的讀書世界與「地理想像」的知識基礎
第一節 閱讀硃一新《無邪堂答問》的可能空間
第二節 帝國榮光與挫敗的書寫
第三節 舊學新知的去取
第四節 「西學」、「地理想像」與國族認同
第四章 「西學」的「新聞化」:《時務報》與它的讀者
第一節 新聞報刊與讀書世界的擴張
第二節 《時務報》與讀書社群的多重樣式
第三節 讀者與編者
第四節 《時務報》的翻譯文稿與「知識倉庫」
第五章 「西學」的體製空間:以《沅湘通藝錄》為中心
第一節 新酒舊瓶:「西學」與科舉體製下的士人
第二節 科舉體製改革空間裡的「西學」
第三節 「知識倉庫」和利祿之路
第四節 「西學」的知識空間和「文化市場」
第六章 「讀書秩序」和「知識倉庫」的活用轉易
第一節 「知識倉庫」的活用契機:徐仁鑄的努力
第二節 「審門徑」,「知別擇」:《西學書目錶》的典範空間
第三節 「知識倉庫」的轉易
第七章 結 論
附 錄
附錄一:丁其忱函繫年考
附錄二:裘廷梁函繫年考
附錄三:瞿鴻禨函繫年考
附錄四:張鶴齡函繫年考
附錄五:硃祖榮函繫年考
附錄六:錢恂函繫年考
附錄七:江瀚函繫年考
附錄八:潘清蔭函繫年考
附錄九:毛慈望函繫年考
附錄十:王延齡函繫年考
附錄十一:汪立元函繫年考
附錄十二:唐受桐函繫年考
附錄十三:紀钜維函繫年考
附錄十四:羅振玉函繫年考
附錄十五:《時務報》譯稿收入各類《經世文編》略錶
附錄十六:〈外洋國勢卮言〉齣自《時務報》譯稿錶
徵引文獻
人名∕書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构思大胆、研究扎实,此书对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士人被迫对外开放时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诚然,这一话题此前在学术界已经受到关注。潘光哲在本书当中所考察的一些对象在中英文学界都有了不少的研究专著,比如郭嵩焘、康有为、唐才常等人物。但是,潘光哲的取...

評分

构思大胆、研究扎实,此书对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士人被迫对外开放时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诚然,这一话题此前在学术界已经受到关注。潘光哲在本书当中所考察的一些对象在中英文学界都有了不少的研究专著,比如郭嵩焘、康有为、唐才常等人物。但是,潘光哲的取...

評分

关于阅读史的研究,在国外已成果丰硕,但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领域。近年来,国家对全民阅读事业的重视,使得阅读学与阅读史研究被学术界内外更多人士关注,一批优秀的论文和专著涌现出来。凤凰出版社近期推出的《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书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书中研究视角属于...  

評分

构思大胆、研究扎实,此书对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士人被迫对外开放时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诚然,这一话题此前在学术界已经受到关注。潘光哲在本书当中所考察的一些对象在中英文学界都有了不少的研究专著,比如郭嵩焘、康有为、唐才常等人物。但是,潘光哲的取...

評分

构思大胆、研究扎实,此书对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士人被迫对外开放时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诚然,这一话题此前在学术界已经受到关注。潘光哲在本书当中所考察的一些对象在中英文学界都有了不少的研究专著,比如郭嵩焘、康有为、唐才常等人物。但是,潘光哲的取...

用戶評價

评分

如果不是該專業,我認為沒有任何看得必要,對該專業外所有人都沒什麼用的著作,當然,潘先生的功力是沒有問題的,隻是對非專業人士毫無助益罷瞭。。。

评分

因為書被recall瞭,所以大緻翻過,讀瞭前後和第四章,覺得作者花瞭很多功夫,一邊研究,一邊也在充實自己的“知識倉庫”。可是確實如很多評論所言,全書內容豐富,卻好像不夠有啓發。但是不是“呈現”本身就已足夠?

评分

這個話題裡麵,需要的就是這樣蒐羅廣泛和細緻的研究,而不是重述一遍現有的閱讀史理論。潘先生史學功夫強,勾連文獻歷史脈絡,又不失士人思想政治取嚮的現場感,是徵實的好作品。給進一步的思想史研究提供瞭非常有用的語境。

评分

知識倉庫這個概念太含糊瞭

评分

不知所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