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乃敵國也

民國乃敵國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聯經齣版公司
作者:林誌宏
出品人:
頁數:520
译者:
出版時間:2009-3-28
價格:23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570833904
叢書系列:聯經學術叢書
圖書標籤:
  • 曆史
  • 民國研究
  • 近代史
  • 民國
  • 中國近代史
  • 晚清民國
  • 遺民
  • 林誌宏
  • 民國史
  • 抗日戰爭
  • 曆史反思
  • 政治批判
  • 民族主義
  • 曆史真相
  • 思想批判
  • 現代中國
  • 國傢認同
  • 批判現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轉變是帝製的結束。這項改變使得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與思想產生複雜的現象。其中,辛亥革命後的一群人物--清遺民,他們的政治認同和態度格外值得關注,是選擇舊體製、抗拒新時代新思潮的代錶。這些人包括有晚清變法派的康有為、發動復闢事件的張勳、以行事「怪異」而聞名的辜鴻銘、翻譯西洋文學的林紓、影響現代中國史學的羅振玉和王國維、詞學傢硃祖謀和鄭文焯,以及成為「滿洲國」總理的鄭孝胥。

本書透過遺民在民國後的活動和儀式、個人╱集體的著作書寫、政治主張和思想,還有輿論角度下檢視的形象及其變化,探討他們的行為與動機。作者希望理解近代中國自傳統邁入現代後,如何從王朝專製邁嚮民族國傢的歷程,還有內在變化的動力。

著者簡介

林誌宏

1970年生於颱北市萬華區。輔仁大學歷史係學士,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颱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曾在颱灣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兼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史學史、學術史,著有論文及書評等十餘篇。

圖書目錄

緒論
異鄉偏聚故人多:活動範圍
前言
京津
青島
上海
廣東及港澳
其他海內外各處
小結
齣或處:政治抉擇及其象徵性儀式
前言
易代之際的生計與政治選擇
衣著、曆法、髮辮等認同行為
奉安、萬壽祝嘏等政治性儀式
主張帝製與復闢
小結
文化政治:書寫中的自我認同
前言
《清史稿》和王朝的最後記憶
《元廣東遺民錄》透露的反種族觀
《碑傳集三編》的纂輯
其他幾種錶達認同的書寫
小結
重建社會秩序:政治與文化的議論
前言
「五代式民國」下道德的焦慮
讀經書以明人倫
尊孔及立國教的構想
「共和」之辨
小結
「國故」與「遺老」:學術的挑戰及去神聖化
前言
亡清遺臭在人間
典範轉移與史學中立
「敝屣一切,還我自由」
小結
身體終結與記憶的開始:以王國維之死為例
前言
「殉清」
公共輿論
「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小結
王道樂土:情感的抵製和參與「滿洲國」
前言
來自赤化之憂患
國傢和朝廷的兩難
鄭孝胥的轉嚮和建立烏托邦
「王道」思想及其批評
小結
結論:追尋「現代」中國
清遺民基本資料錶
徵引書目
圖錶目次
圖1-1 梁鼎芬於崇陵種樹的照片
圖1-2 瀋曾植贈予西本省三之「太平人語」題字
圖1-3 癸卯、甲辰科同人敘於香港學海書樓
圖2-1 鄭孝胥題書的「鳳祥號」大字宣傳品
圖2-2 繫有髮辮的錢振鍠為人鬻書賑災
圖2-3 《申報》刊載章梫鬻書啟事
圖2-4 康有為與傢屬、親戚及門人閤影
圖2-5 隆裕太後奉移時沿途觀看者之擁擠情形
圖2-6 梁鼎芬緻陳寶琛手劄
圖3-1 汪兆鏞緻□柔仲信函
圖4-1 《孔教會雜誌》封麵
圖5-1 修正清室優待條件原稿
圖5-2 李煜瀛題「故宮博物院」之匾額
圖6-1 王國維遺囑
圖6-2 清華國學院的同學徵求輓聯哀詞信函
錶6-1 《順天時報》兩篇王國維報導的比較
圖7-1 建設「王道樂土」
圖7-2 冷口長城斷麵的「王道大滿洲國」字樣
圖7-3 《孔學會會刊》中填字徵答來進行教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讀這本書時狀態不好, 所以其實有點浪費了. - 這本書在內地有出一個版本, 而台灣版在香港卻不好找. 本來已放棄了, 但後來卻在旺角的樂文碰上. 話時話, 旺角的樂文有些'舊'一點的出版物, 還是挺不錯的. 有一次在那裡找到柄谷行人的幾本書, 在其它書店就不大常見. - 作者引用的...  

評分

如今看书的随机性很小,往往只看自己感兴趣领域的书,很少随便找书看。与这本书的相遇充满了萍水相逢的故事性。去香港之前皇军要我帮忙带这本书,而我一直对他关心的领域没什么兴趣,也就没有事先调查这本书的背景,连封面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在油麻地中华书局二楼的历史类面对...  

評分

论文,pdf版第33页, “青岛因为交通便利,且距离政治核心的背景甚近。‘一日可往返上清宫’非惟说明两地不远,还显示出一旦政坛若发生变化,可以抢占时机,入京掌控。” 上清宫为崂山一道观,非指北京政局。引文前后所指皆为崂山生活,与政治无涉,此一分析实极荒谬。又及,乘...  

評分

论文,pdf版第33页, “青岛因为交通便利,且距离政治核心的背景甚近。‘一日可往返上清宫’非惟说明两地不远,还显示出一旦政坛若发生变化,可以抢占时机,入京掌控。” 上清宫为崂山一道观,非指北京政局。引文前后所指皆为崂山生活,与政治无涉,此一分析实极荒谬。又及,乘...  

評分

读《民国乃敌国也》,源于在今天的主讲半岛兄家中小聚时,听他推荐起这本由台湾年轻学者撰写的书籍,后来在南图闲逛时,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自然就借出拜读。 关于遗民题材的书籍,国内不能说太少,但大多集中于元初宋遗民和清初明遗民这两类群体上,而关于民国...

用戶評價

评分

灣灣人寫書貌似都喜歡運用理論。但是運用起來就有高下之分瞭。竊以為這是高手之作。

评分

當時讀的還是博士論文版本,題目首先就霸氣外露~

评分

習慣於傳統共和建國思潮的敘述,這篇颱大的博士論文為我們展示的是在傳統權威體係崩解之下的清遺民的政治與生活。從禮儀書籍再到著裝,可見的是傳統在邁嚮現代性時候的慣性。民國為敵國,則是新的政權缺乏閤法性,這也是導緻後來分裂要因。王朝循環從此湮沒,國傢理性從此無上。

评分

以吳越國的視角講,不論是民國還是共和國,皆敵國也。

评分

以吳越國的視角講,不論是民國還是共和國,皆敵國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