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筆記》是馮象先生在《讀書》開的專欄文字,以英美中古文學博士的筆意,言說國內法治領域的大小故事,從孔夫子名譽權、魯迅肖像權、婚前財産公證、取名用生僻字、性賄賂、人體寫真到版權、美國大選……涉及到知識産權的方方麵麵,就文章而言,都稱得上漢語法學隨筆寫作的巔峰之作。這些隨筆也徹底改變瞭我們傳統的"普法觀念",通過學者言說本身去影響一種現實的語境,以期普法之目地。
本書2004年由江蘇人民齣版社齣版,在法學界反響很大,現經馮象先生授權,修訂版在我社齣版。
冯象先生新修订的《政法笔记》看了许久,从腊梅初春看到了蔷薇初夏,偶尔从书架兰花后取出来看个几篇,细细回味,有深度有沉淀的书适合反复咀嚼,历久而弥新。光阴荏苒,早已不是法学楼图书馆5楼自习室里灯下捏书苦读的女孩,入世的阅历夹杂着对社会的失望和希望,让曾似相识的...
評分先是读过作者在《万象》上写的圆桌骑士的文章,后又在《读书》杂志看到他的专栏“政法笔记”,觉得此人真是人精!在这两个领域,要想成为其中一个领域的专家已非易事,而这位叫冯象却有本事通吃!我不能不佩服。 这书可以称为文化学者写的法学笔记,把法律文化中的一些...
評分 評分作者指出“第二项建议,替拾金不昧标价,就更可笑。明明人家不当雷锋叔叔了,失物捡回家里100%归自己享用,你就是依法答应五折回扣,也还欠了他一半呐!”(第36页末端) 我与作者意见不同的是,替拾金不昧标价可取,并不可笑。若规定向捡拾且交还遗失物者支付一定比例的酬金...
評分冯象先生有着传奇般的求学传奇。 《政法笔记》也有着可怕的学术深度和广度,即使它被定位在普法读物的行列里。“笔记”之名说明它并不是一个严肃庞大的学术体系,相反,它只是一本表面上平易近人的散文集。 作者随手粘来的文学话语(词语),深入浅出的法理,精巧...
每一篇的主題事件切入主旨尚稱得當,試圖用案例來解讀法學文本,也算接地氣,但不知何故,我讀馮象的中文有一種不地道的感覺,費勁,飄忽,不聚焦,行文艱澀,不如林達的文字來得通曉流暢,簡單的道理愣是說得雲山霧罩。
评分8.22-8.28.法學隨筆寫作的巔峰之作……哈哈哈哈這麼大的帽子不怕壓得腦袋疼?強行拽翻譯腔,一句話非得繞三圈說,這個文采也能寫專欄也能齣版,中文係真是笑掉大牙。
评分語言晦澀,棄之
评分語言晦澀,棄之
评分: D9-53/3122-1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