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美学 席勒 哲学 德国 文论 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 学术
发表于2025-02-22
席勒经典美学文论(注释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首先是一位剧作家,早期作品《强盗》、《阴谋与爱情》和晚期作品《华伦斯坦》都是德国戏剧作品中的经典;其次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和叙事谣曲一直被人们传诵,《欢乐颂》更因贝多芬将之作为《第九交响乐》的合唱词而享誉 世界。同时也是一位美学家,其美学思想自成一体,影响深远;美学著作则是美学领域的经典。
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席勒和歌德的友谊。从1795年到1805年,席勒和歌德结成友谊同 盟,由此创造了德国的古典文学,将德国文学推向高峰。
范大灿,1934年出生,山西祁县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母校从事德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主持编写五卷本《德国文学史》(主编),并撰写了其中的第二卷。该书2010年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3年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除此之外,发表过有关德语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论文数十篇,以及译著《歌德论文学艺术》、《卢卡奇论德国文学》等。
确实高深。 前面晦涩的部分一扫而过, 不能说没有收获, 后面谈论稍涉具体, 最后艺术评论部分更加浅近, 总之值得多读几遍,是好书, 译者差可,已尽力了, 追求表达的精确, 无疑会浪费一些先天的美感, 破坏一些行文的节奏, 瑕不掩瑜。
评分能量太高了,常读常新
评分论文需要(。)
评分读不太懂…还需时间
评分写得精彩,席勒是从缔造审美的国家这个目标入手,从而试图提供一个审美教育的完整图景。但是这个审美教育的主体最终还是落在了个人身上,这终究是一次个体性的美学启蒙。论感伤与素朴的诗也值得一提,在古今之争的语境中属于非常重要的文本,通过重新定义古代诗人从而为现代诗人开辟一条超越的路径。
席勒的美是独立的,区别于理性、道德。席勒认为美与道德不相容,道德是运用纯粹理性的规定性,美是运用自然的规定性。他认为美不能产生真理和智慧。美是现象中的自由。审美是将一切事物看做本身的目的。 席勒认为美是对心灵的一种调节,艺术的作用是使心灵得到协调,防止各种心...
评分序P2:唯有通过游戏性的审美,才能改变人的异化状态,弥合人性(感性与形式冲动)的分裂,达致人性的完美。 主张通过艺术和审美活动把人从工具理性中解放出来。 第四封信: P8 理性的法则通过不受诱惑的意识而铭记在人心中,自然的法则通过不可泯灭的情感而铭记在人心中。道德...
评分*汉文系作业(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而且还有借鉴别骂我求求惹) 席勒在《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提出创作的两种方法:朴素的、感伤的。席勒认为所谓朴素,是指淳朴的自然状态,是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的状态。这种表述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体现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
评分剑和刷 ————席勒和鲁迅 近读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版 冯至/范大灿译),此书由27封信组成,是写给资助他的丹麦奥古斯腾堡公爵的,但是译者觉得信里只论述了“溶解性的美”没有论述“振奋性的美”,所以又附上了他的《论崇高》一文。关于内容我就不说...
评分剑和刷 ————席勒和鲁迅 近读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版 冯至/范大灿译),此书由27封信组成,是写给资助他的丹麦奥古斯腾堡公爵的,但是译者觉得信里只论述了“溶解性的美”没有论述“振奋性的美”,所以又附上了他的《论崇高》一文。关于内容我就不说...
席勒经典美学文论(注释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