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美学 席勒 哲学 德国 文论 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 学术
发表于2025-05-08
席勒经典美学文论(注释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首先是一位剧作家,早期作品《强盗》、《阴谋与爱情》和晚期作品《华伦斯坦》都是德国戏剧作品中的经典;其次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和叙事谣曲一直被人们传诵,《欢乐颂》更因贝多芬将之作为《第九交响乐》的合唱词而享誉 世界。同时也是一位美学家,其美学思想自成一体,影响深远;美学著作则是美学领域的经典。
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席勒和歌德的友谊。从1795年到1805年,席勒和歌德结成友谊同 盟,由此创造了德国的古典文学,将德国文学推向高峰。
范大灿,1934年出生,山西祁县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母校从事德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主持编写五卷本《德国文学史》(主编),并撰写了其中的第二卷。该书2010年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3年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除此之外,发表过有关德语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论文数十篇,以及译著《歌德论文学艺术》、《卢卡奇论德国文学》等。
今天一口气把剩下半本读完了,劲有点猛。
评分感谢苗老师和范先生让我在此时没有错过席勒。翻译流丽,注释明了,这才呈现出一个如此深情而尖刻的理想主义者形象。“相反,你应当做到的是,你自己即使在污泥浊水中也要干干净净、在奴役之中也要自由地、在变化无常的情况下也要毫不动摇地、在秩序混乱的情况下也要合法地行动。”“你要让大自然像迷人的田园风光一样围绕着你,你在其中总能找到自己,摆脱人为造成的迷惘。在这过程中你获得了奔跑的勇气和新的信心,在你心中重新点燃起在生活的风暴中很容易熄灭的理想的火焰。”这篇《论质朴》让我无数次地想到陶公。 “因此,我们看到,时代的精神就是徘徊于乖戾与粗野、不自然与纯自然、迷信与道德的无信仰之间;暂时还能抑制这种精神的,仅仅是坏事之间的平衡。”我们现在的时代性格和当年的德国还有什么区别吗?
评分确实高深。 前面晦涩的部分一扫而过, 不能说没有收获, 后面谈论稍涉具体, 最后艺术评论部分更加浅近, 总之值得多读几遍,是好书, 译者差可,已尽力了, 追求表达的精确, 无疑会浪费一些先天的美感, 破坏一些行文的节奏, 瑕不掩瑜。
评分钱钟书最喜席勒
评分翻阅。
*汉文系作业(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而且还有借鉴别骂我求求惹) 席勒在《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提出创作的两种方法:朴素的、感伤的。席勒认为所谓朴素,是指淳朴的自然状态,是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的状态。这种表述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体现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
评分终于读完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烧脑的艰难之旅。两百多年了,这个写了《阴谋与爱情》的席勒,一度曾参与,后来因为害怕法国的政治暴力,陷入到康德的唯心主义中,研究美学,试图通过美恢复像古希腊那样人性的和谐统一,实现内心真正的自由,达到理想的和谐的社会。……...
评分《审美教育书简》 这样一来,原因既不在事物之中,那么,在人的心灵里肯定存在着某种东西,这种东西阻碍接受真理,不管真理如何明亮地照耀着,这种东西阻碍承认真理,不管真理多么生动地令人信服。一位古代的智者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这个道理就隐含在意味深长的表述之中:sape...
评分《审美教育书简》读完跟席勒奋战到底,几千字的摘录回归到一张图表,实在头晕,也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一边是:感性,物质,多样性,主观,个体,状态,变化,实在,受动…… 一边是:理性,精神,一体性,客观,类属,人格,不变,形式,自由…… 把两边对立且连结的就是美,...
评分岁月流逝,但有些阅读体验会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记得那时才十八九岁,刚进大学,在那满怀憧憬而又懵懂彷徨的青春岁月里,开始思考起人生的价值和方向。有三本书对自己今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席勒的《审美教育...
席勒经典美学文论(注释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