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关键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安德鲁·本尼特
出品人:
页数:327
译者:汪正龙
出版时间:2007-6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6590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关键词
  • 文化研究
  • 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
  • 文学
  • 文艺理论
  • 文论
  • 写作
  • 关键词
  • 阅读
  • 知识
  • 学习
  • 思维
  • 探索
  • 灵感
  • 理解
  • 成长
  • 发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选取文学活动中的三十二个基本问题或关键词,如作者,人物、文本与世界、神秘、声音、修辞和比喻、动态的画面、意识形态、悬念、欲望、愉悦、战争、怪异、种族差异、性别差异等,从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相互作用入手分析文学的特征,或从新的学术视野透视文学作品,揭示各类文学问题的生成语境和变形图景,吸纳了很多鲜活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经验,勾画出文学活动丰富多彩的面貌。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本尼特和罗伊尔是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作者之一安德鲁·本尼特生于1960年,是英国布里斯托尔合著的本书之外,还著有《德里达之后》、《作者》等。本书另一作者尼古拉·罗伊尔生物1957年,是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文学与心灵感应》、《论神秘》等。

目录信息

第1章 开端
第2章 读者与阅读
第3章 作者
第4章 文本与世界
第5章 神秘
第6章 纪念碑式的作品
第7章 叙事
第8章 人物
第9章 声音
第10章 修辞和比喻
第11章 创意写作
第12章 笑
第13章 悲剧
第14章 历史
第15章 自我认同
第16章 幽灵
第17章 动态的画面
第18章 性别差异
第19章 上帝
第20章 意识形态
第21章 欲望
第22章 怪异
第23章 悬念
第24章 种族差异
第25章 殖民
第26章 变异
第27章 述行语言
第28章 秘密
第29章 后现代
第30章 愉悦
第31章 战争
第32章 结局
其他导论著作与参考著作选目
本书讨论过的文学作品
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第四章 The Uncanny 首先,uncanny翻译成神秘,就是有问题的(此处省略一万字) 该词条第39页: “这篇论文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弗洛伊德,或者说一个双重的弗洛伊德;论文中透露的二重性,也昭示了存在于其他事物中二重性现象的重要性。二重性何以让人感到神秘?根据弗洛伊德的论文...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该书为继韦勒克、沃论《文学理论》,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引论》之后西方文学理论教材第三代的代表作,很有价值。  

评分

第四章 The Uncanny 首先,uncanny翻译成神秘,就是有问题的(此处省略一万字) 该词条第39页: “这篇论文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弗洛伊德,或者说一个双重的弗洛伊德;论文中透露的二重性,也昭示了存在于其他事物中二重性现象的重要性。二重性何以让人感到神秘?根据弗洛伊德的论文...  

评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题西林石壁 在每一座山峰面前,每一位看山的人,都是一位阅读者。 而阅读,好像是阅读对象,实际是阅读自己。 “最确切地阅读一...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导论 不可思议的厚度 深度和广度

评分

明显被高估了

评分

理论启蒙书

评分

说好的改评价。这本书我第一次看完的时候,给的三星。后来又读过两次,并且很严肃地整理了一部分读书笔记。整本书的关键词以文本为核心的部分较多,比较偏向于新批评那一边。而这些关键词也恰好可以构成完整的文学概念,并且涉及文学作品中的较多观念。在我整理的笔记中,尤以世界-作者-读者-文本-世界的关联最为出彩,读过三遍之后,完全可以在一切文艺作品中使用,并对从文本中的技术手法入手,进行文本和意图分析有极大的好处。至于其他方面,诸如「神秘」、「笑」这类的关键词,相对而言要弱很多,缺乏严肃的论证和材料分析,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上的认识。其中涉及的女权、宗教这类话题,属于文学作品的热门词汇,论述上系统性较弱。但全书单就文本角度和叙事学的理论而言,是值得上五颗星的。

评分

说好的改评价。这本书我第一次看完的时候,给的三星。后来又读过两次,并且很严肃地整理了一部分读书笔记。整本书的关键词以文本为核心的部分较多,比较偏向于新批评那一边。而这些关键词也恰好可以构成完整的文学概念,并且涉及文学作品中的较多观念。在我整理的笔记中,尤以世界-作者-读者-文本-世界的关联最为出彩,读过三遍之后,完全可以在一切文艺作品中使用,并对从文本中的技术手法入手,进行文本和意图分析有极大的好处。至于其他方面,诸如「神秘」、「笑」这类的关键词,相对而言要弱很多,缺乏严肃的论证和材料分析,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上的认识。其中涉及的女权、宗教这类话题,属于文学作品的热门词汇,论述上系统性较弱。但全书单就文本角度和叙事学的理论而言,是值得上五颗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