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國性質的再商榷

清帝國性質的再商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大學出版中心、遠流出版
作者:汪榮祖主編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8-16
价格:NT$3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565900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新清史
  • 清史
  • 历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明清史
  • 汪荣祖
  • 论文集
  • 清帝國性質的商榷:
  • 清代历史
  • 帝国研究
  • 政治制度
  • 权力结构
  • 中央集权
  • 历史演变
  • 国家性质
  • 制度分析
  • 历史评价
  • 学术探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近年美國學界流行「新清史」之說,認為清朝是中亞帝國而非中華帝國,且以譴責所謂大中國沙文主義為藉口來否定漢化,以混淆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來論證清朝並不認同中國,其言外之意質疑中國領土主張的歷史正當性,呼之欲出。顯而易見,所謂「新清史學派」無疑在大做翻案文章,以「新見」引世人注目,但無論在理據上與事據上都難以自圓其說。本書由海峽兩岸八位歷史學者分別提出論文,在學術會議上共同商榷後,整編而成。八篇論文聚焦於同一主題,從不同角度,諸如文化、學理、族群、漢化、認同、教育、制度,以及中國觀多方面,回應了「新清史」的論述,肯定了清朝是中華帝國的延伸,中國從秦至清原是多民族帝國,不僅漢化,也有胡化,清朝並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非漢族建立的朝代,豈能獨外於中國?本書內容豐富,文筆犀利,不僅有高度的學術價值,而且頗具可讀性,值得推薦給廣大的讀者。

作者简介

汪榮祖

1940年出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史學博士。從1971年到2003年在美國維琴尼亞州立大學執教31年。曾擔任台灣師大、政大、台大、上海復旦客座教授、澳洲國立大學客座研究員。回台灣長住後,初出任民雄中正大學講座教授(2003-07),曾任文學院院長一年(2004-05)。現任中央大學歷史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紐約藍彼得出版社(Peter Lang)中國近代史叢書主編,美國維琴尼亞州立大學榮譽教授。積極從事學術研究與著述,撰有《史傳通說》(1988)、Beyond Confucian China(2010)等中英文專書18種,其中A Paradise Lost: the Imperial Garden Yuanming Yu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 獲全美國研究圖書館聯合會期刊評選為年度最佳學術著作之一(Outstanding Academic Titles)。中英文學術論文80餘篇,中英文書評40餘篇,散文集2冊。1993年獲美國維琴尼亞州社會科學院評選為傑出學者。

目录信息

導論 汪榮祖

一、 以公心評新清史 汪榮祖

二、 新清史與南北文化觀 楊念群

三、 清朝的戰略防衛有異於近代帝國的殖民擴張
──兼論英文中國史學界中「歐亞大陸相似論」和「阿爾泰學派」 吳啟訥

四、 康熙遺詔中所見大清皇帝的中國觀 甘德星

五、 從御製詩論乾隆帝的文化認同──兼說清朝的漢化 崔 岩

六、 清朝統治中國成功的代價──以八旗子弟的教育為例 葉高樹

七、晚清時期滿族的國家認同 定宜莊

八、論何炳棣撰〈清代在中國史上的重要性〉 徐 泓

引用書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章质量参差不齐,吴、杨先生之文尚可一观。余文多少落回汉化的老调子,无甚新意

评分

戾气太重

评分

受人之托代买,在回程的路上翻完了,想说罗列真不是论证

评分

作为事件的“新清史”

评分

发轫于2012年11月30日“清帝国性质研讨工作坊”,少了王明珂《近代中国边疆人群汉化与少数民族化之微观研究》(似乎是《民族考察、民族化与近代羌族社会文化变迁》另一改版?)。汪荣祖定宜庄文章已公开发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