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实性到虚构性

从史实性到虚构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鲁晓鹏
出品人:
页数:187
译者:王玮 译
出版时间:2012-12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1515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叙事学
  • 文学理论
  • 海外中国研究
  • 鲁晓鹏
  • 历史
  • 文艺理论
  • 方法
  • 文学
  • 史实性
  • 虚构性
  • 文学创作
  • 历史叙事
  • 真实性
  • 虚构作品
  • 叙事结构
  • 文化表达
  • 想象力
  • 真实性与虚构的边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本全面研究传统中国叙事理论和历史的著作。它勾勒出了从叙事思想的萌发期一直到清代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在解释叙事作品时采用的一系列策略和习俗。在大多数的中国历史记载中,历史的可信性和事实的准确性是最受重视的。因此,虚构的小说叙事往往是依据历史叙事的标准而被理论化并被加以判断。概括地说叙事就是历史,而小说则是含有缺陷的历史。而国家政权也极力地通过诸如压制(审查)和否认(诋毁和庸俗化)等手段来控制虚构叙事。只有到了小说极受欢迎的明清时期,中国的理论家们才能认真地去面对小说,并且通过对叙事文本中不可避免存在的虚构因素的确认和赞同,将叙事理论从历史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这时,中国的叙事诗学从以历史性为中心的轨道中偏离了出来。批评家们承认优秀的虚构作品可以通过特殊的方式洞察自然和人类情感,而读者也可以在虚构中发现有关生活的各种原则,就像他们在阅读历史和儒家经典时一样。叙事的作用不再是作为事实的记录或可信的历史,它的合法性来自于它创造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新世界。全书在追溯中国叙事发展的漫长历史时,征引了大量东西方的相关理论论述,从而勾勒出了东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思想的同与异。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
绪论1
第一章 正名一: 西方的“叙事”、“历史”和“小说”12
第二章 正名二: 中国的“叙事”、“历史”和“小说”39
第三章 中国叙事阅读中的历史阐释53
第四章 历史写作的诗学72
第五章 作为历史、寓言和幻想的唐代小说90
第六章 从史实到逼真——中国小说诗学的出现120
后记 讲故事与中国叙事学研究中的批评范式139
附录 《易经》与中国符号学传统的起源157
参考文献17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中西比较视野下对概念的贯通梳理值得学习。可见出严谨的西学训练素养。

评分

鲁晓鹏教授第一部专著,写得很扎实。

评分

一、几乎每段文字都有各种术语的存在,对我这种很少接触文学理论的人来说很难读下去。二、p122,第二段第八行,“《旧唐书 艺文志》也遵从了《隋书》的先例。”句,似应为《旧唐书 经籍志》。

评分

一、几乎每段文字都有各种术语的存在,对我这种很少接触文学理论的人来说很难读下去。二、p122,第二段第八行,“《旧唐书 艺文志》也遵从了《隋书》的先例。”句,似应为《旧唐书 经籍志》。

评分

比较文学博士论文,学力扎实严谨,中国方面梳理极好,但主要逻辑把控后,便觉其余尤其是第二章可算为大写的lirerature review。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