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马戛尔尼勋爵私人日志”和“巴罗中国行纪”两部分。前者由勋爵的私人日志编辑整理,记录了勋爵在出使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个人对中国的看法。“巴罗中国行纪”的作者约翰•巴罗是使团随行人员,更是一名知识渊博的博物学家。他不仅记录了使团的行程,更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俗资料,从文学、哲学、宗教、医学、音乐等方面全面地展现出当时中国的社会面貌。
乔治•马戛尔尼出身于苏格兰贵族家庭,在爱尔兰出生。1759年,他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之后进入伦敦坦普尔大学进修,师从荷兰伯爵亨利•福克斯。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以贺乾隆帝80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欧各国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
约翰•巴罗,马戛尔尼使团主计员,回国后将一路上所见所闻著成《巴罗中国行纪》成为当时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的重要来源。
里面提到清朝有很多燧发枪,为什么不用,还是用火绳抢,王将军说燧发枪质量不佳,老是发生问题,不如火绳枪好用。英国人认为原因是中国缺少上好钢铁制造的枪机,而且火药质量差,可见工业革命时代的火器产物已经不可能再像明代那样进行简单仿造了,科学决定命运,没有科学体系...
评分里面提到清朝有很多燧发枪,为什么不用,还是用火绳抢,王将军说燧发枪质量不佳,老是发生问题,不如火绳枪好用。英国人认为原因是中国缺少上好钢铁制造的枪机,而且火药质量差,可见工业革命时代的火器产物已经不可能再像明代那样进行简单仿造了,科学决定命运,没有科学体系...
评分里面提到清朝有很多燧发枪,为什么不用,还是用火绳抢,王将军说燧发枪质量不佳,老是发生问题,不如火绳枪好用。英国人认为原因是中国缺少上好钢铁制造的枪机,而且火药质量差,可见工业革命时代的火器产物已经不可能再像明代那样进行简单仿造了,科学决定命运,没有科学体系...
评分工业革命30多年后,法国大革命3年后,恰逢乾隆80大寿,英使访华。这段日子,读西方史会感觉在读近代史,读中国史会感觉在读古代史,中西已在两个世界。这是科技飞跃的差距,也是政治制度飞跃的差距,一条现代与古代的鸿沟分裂了两边。 西方资本主义已在英法胜利,美国建国已大...
评分里面提到清朝有很多燧发枪,为什么不用,还是用火绳抢,王将军说燧发枪质量不佳,老是发生问题,不如火绳枪好用。英国人认为原因是中国缺少上好钢铁制造的枪机,而且火药质量差,可见工业革命时代的火器产物已经不可能再像明代那样进行简单仿造了,科学决定命运,没有科学体系...
按需。
评分你不能说他们客观,你也很难说别人就是歧视,这就是乾隆“盛世”的记录——结果都在1840写好了。今日读起来仍然五味杂陈——鞑靼人的统治术保留得还很好,国民性的底色也未变。值得注意的是三个人的文风区别很大,马嘎尔尼的文章简洁,不枝不蔓,对帝国未来的判断谨慎而中肯;医生的记录,絮絮叨叨,分不清重点,像五年级学生的长作文;巴罗的行记可以细看,基本有脉络,记录也很细致,他是一个很博学的人。缺点是说话太直,难以掩饰他对中华文化的不屑和对英国文化的自傲——谁叫人家有本钱呢。我最欣赏他第九、十章关于返南途中六省的风物和社会描写,真实而细腻,使人想跟随去一看究竟。读这本书一个意外收获是巴罗关于汉语、汉字教育的那段叙述,他认为汉字需要简化,文字应该指向口语——这就是一百年后文白转换的滥觞吧。
评分“一个半世纪也没有把乾隆变成中国人。他在当今的政治信念,和他的祖先一样是真正的鞑靼人。”这应该是新清史学派的满洲特性和反汉化论早期的思想来源了,这种当事人观察的例子摆在眼前,恐怕会让国内那帮汉化派的学者吃不消。
评分这本书和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是两本书,是马戛尔尼的私人日记,还有巴罗的记录,值得一看,其中很多记载和明代的利玛窦有一致的地方,比如赞叹中国地大物博,同时对中国的科学水平和军事力量嗤之以鼻
评分你不能说他们客观,你也很难说别人就是歧视,这就是乾隆“盛世”的记录——结果都在1840写好了。今日读起来仍然五味杂陈——鞑靼人的统治术保留得还很好,国民性的底色也未变。值得注意的是三个人的文风区别很大,马嘎尔尼的文章简洁,不枝不蔓,对帝国未来的判断谨慎而中肯;医生的记录,絮絮叨叨,分不清重点,像五年级学生的长作文;巴罗的行记可以细看,基本有脉络,记录也很细致,他是一个很博学的人。缺点是说话太直,难以掩饰他对中华文化的不屑和对英国文化的自傲——谁叫人家有本钱呢。我最欣赏他第九、十章关于返南途中六省的风物和社会描写,真实而细腻,使人想跟随去一看究竟。读这本书一个意外收获是巴罗关于汉语、汉字教育的那段叙述,他认为汉字需要简化,文字应该指向口语——这就是一百年后文白转换的滥觞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