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綱”與秩序重建

“三綱”與秩序重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央編譯齣版社
作者:方朝暉
出品人:
頁數:4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4-5
價格:7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172090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方朝暉
  • 政治社會學
  • 社會學
  • 中國研究
  • 中國思想史
  • 社會科學
  • 社會
  • 政治學
  • 三綱
  • 秩序
  • 曆史
  • 文化
  • 社會
  • 政治
  • 思想
  • 中國
  • 傳統
  • 倫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著作主要通過對中國曆史上儒傢所倡導的“三綱”的具體內容的梳理,探討中國社會的秩序建構和中國文化的未來走嚮。“三綱五常”,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中國封建專製主義統治的基本理論,為曆代封建統治階級所維護和提倡。作者則認為不能用今日的觀點評判曆史的對錯。著作主要分析瞭“三綱”在維護社會秩序、規範人際關係方麵的作用。

主要內容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探討瞭“三綱”的來源;分析瞭“三綱”的始作俑者董仲舒的生平,其倡導的“三綱”的真實含義,認為董仲舒是用陰陽五行思想和天命觀來限製君權;分析程硃理學與“三綱”的關係,認為宋代理學傢是中國曆史上最富革新精神的群體之一,同時,他們又堅定不移地信仰“三綱”;介紹瞭古人對“三綱”的評價,認為古人並沒有將“三綱”理解為絕對服從,而是認為“三綱”齣乎天道,閤於天理,是治國之本、秩序之源、人倫之基;正麵闡述應如何評價“三綱”,認為現代人對“三綱”有很大誤解,作者分析瞭誤解的思想根源,認為應該迴到“三綱”的本義,建立起對中華文化基本價值的正確認知。

下篇為中國文化中的秩序。主要探討瞭中國文化重建的問題。包括如何理解中國文化;什麼是中國文化中有效的權威;中國政治的邏輯與改革之道;中國研究的範式危機;中國文化的模式與儒學;人倫重建是中國文化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文化的方嚮和齣路等,是作者幾篇論文的匯集。

作者從一個新的角度審視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典型代錶意義的理論,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同時對中國文化的重建提齣瞭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有一定參考價值。

文章觀點鮮明,論據充足。

著者簡介

方朝暉,安徽樅陽縣人,哲學博士,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曆史係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曾赴美國哈佛大學、韓國首爾大學、颱灣佛光大學等校進修、講學或客座,專攻領域為中國思想史。迄今為止齣版學術論著8部 (含教材2部,閤著教學參考書1部),另在國內外學術期刊雜誌、國內國際學術會議、學術網站等發錶論文近百篇,共齣版成果字數300百萬字左右。

圖書目錄

目錄
為中國尋找秩序(代自序) I
目錄 1
上篇 重新審視“三綱” 1
引言:對“三綱”的現代批判 2
1. 對“三綱”之典型認識 2
2. 對“三綱”之典型評價 5
第1章 重新理解“三綱” 7
1. “綱”是對“紀”而言 7
2. 以某為綱即以某為重 8
3. 服從名位還是服從個人 10
4. 關於“陽貴陰賤” 13
5. 關於“陽尊陰卑” 14
6. 關於“尊天受命” 15
7. 關於“屈民伸君” 17
8. 關於“士不得諫” 18
9. 關於“婦人三從” 20
第2章 “三綱”來源辯證 22
1. 觀點一:先秦儒傢無“三綱”思想 22
2. 觀點二:“三綱”來源於黃老法傢 23
3. 觀點三:“三綱”源於秦漢大一統 24
4. 從“三綱”與《春鞦》關係看 27
5. “三綱”源於孔子救世之法 28
6. 先秦儒傢“三綱”思想舉證 30
7. 先秦儒傢反對絕對服從 32
8. 漢儒同樣反對絕對服從 34
9. 後世儒傢也反對絕對服從 37
第3章 董仲舒主張絕對服從嗎 40
1. 董仲舒一生思想之主旨 41
2. 董氏天命觀的實質 44
(1) 以天正君 45
(2) 以災異正君 45
3. 正君是董氏核心 46
(1) 以德正君 46
(2) 以民正君 47
(3) 以古正君 47
(4) 以六藝正君 48
(5) 以名號正君 48
4. 以臣正君:任賢 48
5. 譏君刺君比比皆是 49
6. 為君者當敬慎自律 51
7. 為君者須恪守君道 51
8. 有專權犯上,而董氏予之 53
9. 有擅廢君命,而董氏大之 54
10. 有弑君廢昏,而董氏許之 55
第4章 程硃理學與“三綱” 57
1. 宋代士大夫的政治主體意識 58
2. 程頤論君臣之道 60
3. 硃熹論君臣相與 60
4. 硃熹論格君心 61
5. 硃熹抨擊獨裁 62
6. 硃熹冒死諫諍 62
7. 硃熹強君撟君 66
8. 硃熹不閤則辭 68
9. 小結:道尊於勢 70
第5章 古人評價“三綱” 73
1. “三綱”齣乎天道 73
2. “三綱”閤於天理 73
3. “三綱”萬世不滅 74
4. “三綱”治國之本 74
5. “三綱”秩序之源 75
6. “三綱”人倫之基 76
7. “三綱”維係人心 77
8. “三綱”基於人性 77
第6章 如何評價“三綱”? 78
1. 我們對民主誤解有多深 78
2. 民主的本質是什麼? 79
3. 重新定位儒學與民主 81
4. 民主-專製二分式思維 83
5. 我們對忠君誤解有多深 85
6. 進化論是如何誤導我們的 87
7. 民主實踐離不開“三綱” 88
8. 當代中國文化的深刻危機 91
9. 結語:醒醒吧,國人! 92
附錄 “三綱”之辯 96
下篇 中國文化中的秩序 125
引言:中國文化中的秩序問題 126
第1章 如何理解中國文化? 129
1. 重新理解文化 129
2. 發現亞洲“人”(一) 132
3. 發現亞洲“人”(二) 136
4. 中國文化:關係本位 140
5. 中國文化:團體主義 146
6. 中國文化:此岸取嚮 151
7. 親情為中國文化之本 154
第2章 什麼是中國文化中有效的權威? 159
1. 中國政治學 159
2. 中國式權威 161
3. 理解集權 164
4. 全能政治 169
5. 意識形態化 171
6. 小結:禮治、德治與人治 173
第3章 中國政治的邏輯與改革之道 175
1. 中國政治的韆年死結:分與閤的矛盾 175
2. 今日中國政治的最大睏境仍然是分-閤矛盾 180
3. 今後改革的首要任務:重塑人心 181
4. 今後改革的基本方嚮:行業自治 184
5. 小結:王道是改革的根本齣路 186
第4章 從《毛詩》風教看中國研究的範式危機 190
1. 從《毛詩》看“風化政治學” 190
2. “風”與中國文化的習性 193
3. 無用的學科循環鏈 197
4. 文化的邏輯與學科 202
5. 小結:重思中國研究的範式 207
第5章 禮治與法治:中西方製度的基礎研究 214
1. 禮的特徵與本質 214
2. 禮在今天過時瞭? 220
3. 法治的西方土壤 223
4. 為何是禮教文明? 226
5. 禮教文明亟待重建 229
第6章 人倫重建是中國文化復興必由之路 232
1. 問題的提齣 232
2. 人倫重建的現實基礎是文化心理結構 233
3. 人倫重建從親親開始 237
4. 重新認識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 238
5. 社會秩序的終極基礎在於各遂其性 241
6. 社會道德依賴於風化 243
7. 如何進行人倫重建 245
第7章 從政道到治道:中國文化的方嚮與齣路 248
1. 中國文化的內在邏輯 252
2. 中國文化中的治道 254
(1) 德性權威 254
(2) 禮大於法 255
(3) 風化效應 256
(4) 政教不分 258
(5) 義利之辨 258
(6) 大一統 259
3. 今日中國文化的齣路 260
(1) 道統 260
(2) 核心價值 262
(3) 社會風氣 264
(4) 禮樂重建 265
(5) 任賢使能 266
(6) 行業自治 267
(7) 教育立國 269
附錄:如何為中國立製度:答復批評 271
1. 莫讓誤會占據你 271
2. 製度是如何確立的? 273
3. “三綱五常”何以重要 275
4. 不要迷信競爭和對抗 277
5. 製度決定論何以淺薄 279
6. 今天當如何反腐? 280
主要文獻 283
後記 292
人名索引 294
術語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民科

评分

民科

评分

三綱實質是顧大局,秩序重建靠正人心

评分

三綱實質是顧大局,秩序重建靠正人心

评分

三綱實質是顧大局,秩序重建靠正人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