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清史 历史 海外中国研究 欧立德 新清史 传记 乾隆 明清史
发表于2025-02-24
乾隆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乾隆帝》一书为美国著名清史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博士委员会主席欧立德(Mark C. Elliott)2009年出版的同名英文著作的中译本。原书为Longman出版社世界历史人物传记系列之一。作为新清史的领军人物,欧立德教授写作此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西方读者对 乾隆这样一位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中国古代帝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将18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历史潮流联系起来,对流行的“清代中国是对外封闭的”这一观念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作者利用大量的中文原始文献,解读乾隆生平的每一个细节,准确地还原了这位曾竭力将自己“神化”的古代帝王的真实面貌。总之,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而具学术深度,又不乏生动的叙事与巧妙的结构安排,从而立体地全方位地塑造了一个新清史学者视野中的乾隆形象,对于重新理解乾隆皇帝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研究者,都应该能从中获益匪浅。
欧立德(Mark C. Elliott),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博士委员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清史、内陆亚洲史,是北美汉学界“新清史”研究的重要学者。著有《满洲之路: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2001)、合编《新清帝国史:清朝在承德建立的内陆亚洲帝国》(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2004)、《镶红旗档案:清代八旗研究指南及东洋文库所藏史料目录》(The Archives of the Bordered Red Banner: Research Guide to the Qing Eight Banners and Catalogue of Materials in the Toyo Bunko, 2001)等。
虽然读之前抱了很大期待,想从这位美帝新清史大腕著作中读好些猛料,诸如清的帝国主义性格,对内亚的征服,满语文档反映满族统治者的真实内心世界之类。结果······读了,如同白开水,淡而无味,中规中矩,一如国内普通读物。从信息量而言,还远不如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我的心,很遗憾;我的银子,在哭泣。欧立德的特长是梳理满文档案,他的一般汉学水准并不算高。例如,书中说乾隆之前,中国唯一一位自愿禅让的君主,是宋徽宗。这让战国的燕王哙和南宋的高宗情何以堪?徽宗则在地下微笑:“不是金人来了朕才禅让哦,那是朕美德的结晶,还是欧立德先生最了解朕~”。
评分对英使节团一段,刷新看法,确实没想到那一茬。
评分【本书无实质性内容】
评分没感觉有什么创见,分析都很粗浅且多溢美。个别常识性错误也令人怀疑作者中国史水准。
评分各位看出来这是白左写的玩意没,说到乾隆时期的清朝疆域时,和欧洲做了对比,说除沙俄以外,其他欧洲国家就相当于清朝的省份,英法西班牙泪流满脸,我们殖民全球算啥,美国还独立个屁;说到乾隆朝廷的政治制度时,欧洲国家的政府比大清朝廷效率落后,沃尔波尔表示你把我内阁当啥啦?你大清立宪派还想学
作者是美国的清史学者和新清史学派的领军人物,具有独树一帜的观念塑造一个外国学者视野中的乾隆给了我一个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乾隆的机会,对与摆脱演绎版本的乾隆形象有重要作用,对于喜欢清宫剧的读者来学也是一本很好的学历史的好工具。
评分笔者论文《明末辽东边务喇嘛》2000年9月在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刊登,结论言及喇嘛的政治角色:“金人(清人)于此获得足够机会,乃有北京时期(1644-1912)对藏传佛教的信仰跟深切的成功的全面运用,塑造出大清朝特殊的政治构造-意识形态-族群关系”,语后加了一条脚注...
评分 评分这本书给我们一种启发,当然这种启发并不是第一次了,但正如定宜庄先生在序中所传达出的,以18世纪世界历史大变局中的中华帝国皇帝乾隆帝来作为切入口对于中国知识界很多人脑海中仍然存在的“康乾盛世”观念,无疑有巨大的冲击。葛兆光先生对于超越国境的“亚洲”、“世界”、...
评分当我们谈论乾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叙述中,作为盛世之君的乾隆帝已很难说是一个正面形象。说到乾隆,最常出现的无非是三个关键词:文字狱、闭关自守、盛世。前两 个词自然是贬义词,几乎是作为乾隆最大的历史污点共同存在,在当下最流行的叙述中,乾隆...
乾隆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