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是宫崎市定精研《雍正朱批谕旨》的重要成果。本书分七章论述了雍正时期的若干关键问题,涉及康熙末年的储位之争及雍正帝即位后翦除异己问题、苏努教案与政教关系问题、文字狱与华夷观念问题、以奏折制度为核心的密探政治与君臣关系问题等,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这位“近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独裁君主”的统治状况,同时生动立体地勾画出雍正帝勤勉与好胜、辛辣暴躁却又充满人情味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东洋史学者,原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京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曾被巴黎大学、哈佛大学、汉堡大学、波鸿大学等聘为客座教授。1978年获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儒莲奖”,1989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功劳者”奖章。代表作《宫崎市定中国史》、《九品官人法之研究》、《亚洲史研究》(全五卷)、《亚洲史论考》(全三卷)、《论语之新研究》、《水浒传:没有虚构的史实》、《古代大和朝廷》、《中国政治论集》和《游心谱》等,另有《宫崎市定全集》(全二十四卷、别卷一)。
·
·
【译者简介】
·
孙晓莹,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东洋史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任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
关注中国近代史,常会听到一句“我中华四万万同胞”云云,其实这是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之后的说法,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清朝到底有多少人口并无定数。偌大一个农业国家,居然停掉了人口普查,是谁的“脑洞”呢?是世宗皇帝胤禛,也就是雍正帝,或者说大名鼎鼎之甄嬛的...
评分甲骨文系列的书质量参差不齐现在已经是基本共识了,这本日本学者的《雍正帝》只能说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作品。 宫崎市定看似在写雍正帝的个人传记,其实是由雍正时期的政治改革来引出清帝国由满人的帝国向中国人的帝国转型的过程。 提及雍正,似乎无论是严肃历史研究还是野史小说...
评分上世纪五十年代写的一本书,是宫崎正定老先生研究了大量的雍正批阅奏折后写成的一本书 雍正是中国几圈走向顶峰的一代君主,军机处的设立完成了最后的集权统治 记住了一个瞬间:郭秀弹劾明珠,正大光明,无懈可击 雍正对于亲近的人,那是亲密无间,对于讨厌的人,刻薄无情; 雍...
评分“ 愿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这是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也是雍正帝执政十三年的真实写照,也许更是千万沉默大众的心中所愿。 任劳任怨、心系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对统治者、政治家的褒奖都能用在雍正身上,他的执政成果有口皆碑,尤其对吏治和财政的整顿...
评分关于雍正的入门级小书,但非常好读,通畅顺意,可以看出来宫崎市定是偏向于四爷的。甲骨文丛书不愿轻易买的原因就是价格太高了,这本书俩小时就能读完,但价格高达48元!
评分雍正真是一个复杂矛盾的人,既刻薄自负又质朴率真。从他的朱批谕旨看,他并非传统历史书里描写的那个腹黑阴鸷的君主,而是不惮于展现自己真实个性、喜憎的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着超乎寻常人的坚持,起早贪黑地处理大小政务,日复一日地亲自批阅来自各地的海量文书,简直是个工作狂;也有着不流俗的冷幽默,他最讨厌浮夸虚伪的文辞做派,一旦看到总是毫不留情地讽刺一番,让人意外一位君主竟然掌握这么丰富机智的损人话;同时,他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执拗,甚至有很多让人发笑的事情,比如和曾静之间围绕满族统治合理性的一来一去的辩论,号召全体官员各自作诗一首并集结出版赠送给得罪他的文人。最后,想把一句歌词献给雍正帝: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评分小书,易读,读起来舒服,翻译很赞。1950年代的书了,今天读起来仍然很有启发。对中国政治,寡头与官僚,舆论等问题的很多看法十分犀利有趣。的确是大师风范。
评分文字流畅,一天读完。学术性没那么强但挺有意思,最有趣的还是摘取的奏折朱批和最后的解题。
评分感觉作者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中国历史轻小说……为了捧偶像传主的臭脚,竟不惜篡改史料原文、以论带史甚至主观臆造,读之瞠目结舌。后记更是彰显了日本史学界的无知,竟有说雍正是明朝年号,我还说德川家康是日本天皇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