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是以东亚沿海各地为舞台的海民集团的一大运动,其构成人员不只是日本人,也包含有朝鲜人、中国人、欧洲人。倭寇的活动内容包括掠夺行动,残暴行为、贸易活动,文化交流等等要素,展现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场面。毫无疑问,在他们的活动中充满着野心与阴谋,寄托着海上男儿的梦想与哀愁。但是我既不认为倭寇的世界是浪漫的世界,也不能赞同认为倭寇是日本人辉煌的海外发展这一常识性的见解。本书的想法是与其说是论述倭寇的功罪,莫如说是从尽可能高的观点来考察倭寇的活动,在东亚国际社会的背景中立体地刻画倭寇的本来面目。
——田中健夫
作者简介
田中健夫,1923年出生于群马县。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国史科毕业。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教授,东洋大学教授。著有《中世对外关系史》《倭寇与勘合贸易》《对外关系与文化交流》《岛井宗室》等。
译者简介
杨翰球,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从各种考据来看作者治学是严谨的,得出的结论也是真实可信的。从内容上来说是值4星。不满的是对书的编辑和定价,减一星。书是小32开的,210页,很薄的小册子,定价45元。号称是精装,但除了封皮是硬封,纸是普通的胶板,插图如同豆腐块还比原版要少的多,编辑好像不怎么负责。...
评分 评分读书笔记247:倭寇-海上历史 在日本史书上,倭寇的记载是没有的,他们对于这段历史是引以为荣的,认为是日本人海外发展史的荣光。大量的材料来自于朝鲜和中国,倭这个称呼最早出自三国志·魏志·倭人传,直到唐代,日本这个称谓才取代倭。倭寇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高丽史,宋代的12...
评分读书笔记247:倭寇-海上历史 在日本史书上,倭寇的记载是没有的,他们对于这段历史是引以为荣的,认为是日本人海外发展史的荣光。大量的材料来自于朝鲜和中国,倭这个称呼最早出自三国志·魏志·倭人传,直到唐代,日本这个称谓才取代倭。倭寇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高丽史,宋代的12...
评分从各种考据来看作者治学是严谨的,得出的结论也是真实可信的。从内容上来说是值4星。不满的是对书的编辑和定价,减一星。书是小32开的,210页,很薄的小册子,定价45元。号称是精装,但除了封皮是硬封,纸是普通的胶板,插图如同豆腐块还比原版要少的多,编辑好像不怎么负责。...
简洁明了,突破了“皇国史观”,不认为“倭寇”是令人骄傲的“海外拓展”,这是值得赞赏的吧。
评分日本学者田中健夫关于倭寇问题研究的小书,尽管成书于三十多年前,但当今学者关于倭寇问题的论述议题和学术见解,并没有超越这本书所涉及的范围。尽管参考文献以日文文献为主,但作者的论述,并没有犯本位主义的毛病,而是尽可能做到客观、冷静。中立,从文献本身出发分析问题。作者的研究视角以中国作为中心,兼顾整个东亚乃至全世界在大航海时代之际的交流、互动与对抗格局,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满满都是干货。推荐。
评分基本上全书目前为止讲了这么些内容:明前的倭寇基本目标主要是朝鲜,李氏王朝建立后慢慢少了,那时倭寇比较纯粹,大体是日本人为主,还有些朝鲜贱民,目标是粮食和人。明代后倭寇主要目标是中国沿海,但头目基本是中国人,日本人占个二成左右,还是雇佣来的,其它主要是中国人,目标是走私。所以这时期的倭寇成因很明显是明朝海禁,逼迫沿海居民乡绅冒险武装走私,海禁越严则倭寇越凶猛残暴。另外,地方官府也不管真倭假倭,包括葡萄牙人的走私也全盖倭寇头上了,还有夸大倭寇残忍性和危害的倾向。另外也和日本国内长期割据有关。明朝末期开放海禁了,日本国内统一了,倭寇也就基本没有了。所以就常识来说,人们对倭寇的偏见和事实是有相当出入的。
评分类似于一篇文献综述,引述了一些有趣的资料,朝鲜的倭寇历史长见识了
评分对十四十五世纪的倭寇情况做了些蛮有趣的分析,但对十六世纪倭寇的情况做的原因探究并没有超出其他史家的窠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