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晖遽然离世后,各方师友自发撰写了一批纪念文章,发表在读书、上海书评、南方周末等各大媒体,以及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很多素不相识的读书界、学术界的人士和网友也自发发表文章、评论,组织纪念活动,引起了整个文化界的关注和不小的震动。《学者张晖别传》由张晖的夫人张霖选编而成,正书名“末法时代的声与光”取自张晖自己的话,代表张晖的理想精神和时代价值。全书第一辑是自传部分,主要由作者回忆童年的文章和日记组成。二、三辑是师友追忆,对张晖理想精神的评述和对时代人文精神和环境的反思,文章多发自真情,能够体现张晖学术或生活或为人的各个侧面,组合起来,一个血肉丰满的、满怀学术理想的青年学者跃然纸上。单从文章而论,亦有不少佳作,可读性强,引人深思。
张霖,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张晖之妻。自入读南京大学本科起即与张晖相识,两人相知相恋相伴十八载。
接到张晖的稿子是意外之事。之前曾在年度选题计划中听主任提过有这样一本书,再之前,在张晖离世后也跟风看了维舟的日记《平生风义兼师友》等等。忽然一天,主任抱来一摞稿子放在我的桌上,让我认真读一遍。我扫了一眼,再定睛一看,这不是有关张晖的稿子么?然后慢慢地...
评分张晖辞世已有一年,然而有些事至今仍仿佛只在昨夜。在他走后,我多年来第一次重新翻看了自己早些年所有的日记与信函,那就像是重新生活了一遍;由于他的猝然离去,许多当时并不经意的模糊往事,重又向我显示出新的意义。以往看待“人生”、“生活”、“生命”、“命运”之类,...
评分张晖辞世已有一年,然而有些事至今仍仿佛只在昨夜。在他走后,我多年来第一次重新翻看了自己早些年所有的日记与信函,那就像是重新生活了一遍;由于他的猝然离去,许多当时并不经意的模糊往事,重又向我显示出新的意义。以往看待“人生”、“生活”、“生命”、“命运”之类,...
评分张晖辞世已有一年,然而有些事至今仍仿佛只在昨夜。在他走后,我多年来第一次重新翻看了自己早些年所有的日记与信函,那就像是重新生活了一遍;由于他的猝然离去,许多当时并不经意的模糊往事,重又向我显示出新的意义。以往看待“人生”、“生活”、“生命”、“命运”之类,...
评分看《末法时代的声与光》的两天心里颇不好受。书不厚,回忆性的文字也易读,但总是压抑得需要放下来缓口气,才能继续翻下去。 第一次听到张晖的名字应该是在卞东波的课上,他似乎是问我们民国的三大词学家,提到了龙榆生,随后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下张晖的名字。他说,这是一位...
又过眼一遍,感佩之际,哀恸斯人。
评分感谢这本书让我在十字路口想明白许多事情。愿不忘初心。
评分可惜
评分出版一年半后,在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承受力的时候,终于看完了这本书。文章中字字句句深切的痛感与苍凉都是对生命的拷问。他曾有幸生活在一个温暖纯正,以学术为公器的治学环境中,他所接触的学界耆宿仍有民国遗风。那是我无比向往又触不可及的时代。在这个告别革命、忘记理想、甚至连悲伤也可以用来交易的时代,他仍然温暖、坚定、勇猛、精进。正如张霖所说,他的死,若能在未来的时光中不断给每个有志于学的青年人以永久的加持,这将是他生命的大功德。只可惜,当年他的师长,均已不任教于清水湾畔,是为一叹。
评分哭过好多次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