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忆往

桑榆忆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程千帆
出品人:
页数:364
译者:张伯伟 编
出版时间:2015-9-10
价格:4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60142
丛书系列:博雅人文
图书标签:
  • 程千帆
  • 回忆录
  • 学术史
  • 古典文学
  • 回憶錄
  • 随笔
  • 学术
  • 传记&回忆&书信&日记&年谱&评传
  • 散文
  • 回忆录
  • 人生感悟
  • 岁月
  • 亲情
  • 故土
  • 文化
  • 温情
  • 往事
  • 心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桑榆忆往》以程千帆先生晚年回忆录为主干,分为四部分: “劳生志略”,记录程千帆一生读书治学的不平坦经历;“音旨偶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黄侃、刘永济等大师宿儒,程千帆或从之问学,或与之共事,音容笑貌,录而为文,正可使后学“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书绅杂录”,程千帆晚年移砚南京,是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期,既有等身著作次第问世,又言传身教了一批优秀弟子,学生们将其晚年口述治学经验辑录成帙,以飨学界;“友朋评议”,收录程千帆朋友、弟子对其学术成就的评议。内容丰富而深入浅出,不仅使后人得以瞻怀前贤风采,更是一本指点读书治学门径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程千帆(1913—2000),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主编《中华大典·文学典》《全清词》,个人著作有《程千帆全集》(十五卷)。

张伯伟,程千帆先生弟子,南京大学教授、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中国诗学和东亚汉籍。

目录信息

题 记 张伯伟 / 001
劳生志略 程千帆口述 张伯伟整理 / 001
一 引子 / 003
二 家世及早年求学经历 / 006
三 接受现代教育 / 010
四 四川和武汉 / 020
五 反右运动与"文革" / 039
六 晚年生活 / 046
七 我的著作 / 053
音旨偶闻 程千帆 / 075
一 忆刘永济先生 / 077
二 黄季刚老师逸事 / 095
三 我与黄季刚先生 / 111
四 《汪辟疆文集》后记 / 120
五 《珍庐诗稿》序 / 128
六 友杏庵遗集跋 / 129
七 吴白匋先生诗词集序 / 130
八 赵少咸先生遗著序 / 132
九 圭翁杂忆 / 134
十 王闿运与袁世凯 / 137
十一 读《蠲戏斋诗》杂记 / 139
十二 琐记汉寿易氏与寒家世谊 / 141
书绅杂录 张伯伟编 / 145
一 书绅录 蒋 寅 巩本栋 张伯伟记 / 147
二 闲堂师语 程章灿记 / 180
三 打好基础,拓宽视野
——与硕士生的一次谈话 张宏生整理 / 185
四 敬业·乐群·勤奋·谦虚
--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谈话 巩本栋整理 / 194
五 老学者的心声
——程千帆先生访谈录 程章灿整理 / 204
六 两点论
——古代文学研究方法漫谈 张春晓整理 / 227
七 贵在创新
——-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问答 巩本栋记 / 237
友朋评议 张伯伟编 / 249
一 文学发凡序 殷孟伦 / 251
二 程千帆先生的诗学历程 周勋初 / 253
三 千帆诗学一斑 舒 芜 / 274
四 评程千帆、吴新雷先生的《两宋文学史》
——兼谈文学史编写的若干问题  赵昌平 / 283
五 程千帆教授学术之品格
──《程千帆选集》评介 蒋 寅/ 304
六 程千帆古代文学研究述评 莫砺锋 / 313
七 校雠学重建的奠基之作
——评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 陶 敏 / 326
八 "行道救世,保存国粹"
——程千帆先生的精神遗产 张伯伟 / 33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任何一位有志于古代文学研究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先生眼光之独到,不能不令人佩服。如先生这样的学者,毫不吝惜地将自己所有的经验,方法都传授给了自己的弟子,并公之于众,后生晚学倘再不知道珍惜,就真对不住这一片厚意了。  

评分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 ——《世说新语》 《桑榆忆往》这本书是以程千帆先生晚年回忆录为主干,增辑相关记述和回忆文字而成。程千帆先生是知名的文史学家、教育家,我最早知道他,好像还是读四卷本高教...  

评分

文中乾坤大,笔中日月长 文/米雪 庄子在《庄子-大宗师》说道:“大块载我以形 劳我以生。”细看程千帆先生跌宕起伏的经历,正应了此言。人生中所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散落在时间的碎片中,成为记忆的痕迹。而人生的...

评分

程千帆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许多老一辈学人一样,经历坎坷。程千帆在“反右”与“文革”时期遭受打击,在盛年耽搁很多做学问宝贵的时间,直到1978年,已经60多岁的高龄,又回归研究事业,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者,使文学的事业得以薪传。 ...  

用户评价

评分

应该对所有致力于文史哲研究的学生推荐。

评分

评分虚高。重复和场面话太多,实际有料可看的部分不到全书三分之一。

评分

粗翻一过。程先生论治学之法,颇有价值,宜待暇日详加概括、体会。茲举数端: 1.考据与批评密切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批评建立在考虑基础上。文献学和文艺学的结合。 2.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用不同方法加以解决。 3.无论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研究,其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由感动而理解,由理解而判断,是研究文学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注意形象思维也要注意逻辑思维。 4.研究一个问题,必须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定位,得出结论。

评分

第三部分书绅杂录最好看,朋友评议略显枯燥,“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翻译成W.C.威廉斯的话就是“no ideas but in things”吧

评分

粗翻一过。程先生论治学之法,颇有价值,宜待暇日详加概括、体会。茲举数端: 1.考据与批评密切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批评建立在考虑基础上。文献学和文艺学的结合。 2.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用不同方法加以解决。 3.无论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研究,其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由感动而理解,由理解而判断,是研究文学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注意形象思维也要注意逻辑思维。 4.研究一个问题,必须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定位,得出结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