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中国的社会与政治面临着重大变局,文化生态与文化体制即将迎来深刻的变化,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谁能穿越世事纷纭,看透历史的变数?被郭沫若斥为“粉红色”作家的沈从文,在一封信里透露出了深刻的历史预感:“大局玄黄未定……一切终得变。从大处看发展,中国行将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则无可怀疑。”
钱理群,一生裁为四截。前二十一年,算是入世前的准备,1939年出生重庆,在南京读小学、中学,在北京大学亲历反右运动;中间十八年,在边远地区贵州安顺小城中等专业学校教书,在社会底层经历了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重返北京,与北京大学青年学生、同代友人一起,风风雨雨二十四个春秋,并写有多部研究周氏兄弟和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2002年退休后五年,又回归中学和贵州,关注语文教育、西部农村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和青年志愿者运动,同时从事现代民间思想史研究。七十五年的生命,和两个空间——贵州与北大,一个群体——中国的年轻人,建立了血肉的联系,其主要连接纽带,则是鲁迅。
最近又偶然提及这本钱理群老师的著作。这书我看过三遍,上学时第一次读,好看,但说实话没看出门道来,直到十年之后,经过了些储备再重读,才被这书的深刻和精妙所震撼。 结构方式和分析路线明显来自《万历十五年》,每章一个人或一个团体,郭沫若、沈从文、...
评分元宵节夜,读完钱理群的《1948:天地玄黄》,掩卷长叹。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前夜,普罗大众无非随波逐流,任时代浪潮吞吐。可对于有思想、有文化、有追求的一代文人,何去何从的抉择尤为艰难和苦痛。叶圣陶、萧军、朱自清、胡风、沈从文、丁玲……无不在1948年或用作品、或用行动...
评分这本书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其文学史写作方法,正如钱先生在后记中所说,这是一个“文学史叙述学”的实验。从全书布局来看,他将1948年间发生的重要文化事件按月份来分配,虽一个事件可能历时两三个月,又或一个月内有几个重要现象出现,但总体以时间为序,每个事件设为一章...
评分1948: 从“兼容并包”到“文艺为政治服务”
评分看了阉割版的《岁月沧桑》,意难平!网上找来三部曲的香港城大版,打印出来慢慢看!这一本对新旧政权交替之时的知识分子状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著论方式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孔飞力《叫魂》有异曲同工之妙! 钱老师的文字真可谓是见微知著、可见一斑!
评分优秀的你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感谢这一遭的相遇,才让艳阳大雨,春夏秋冬,都被赋予新的意义。
评分2020224 反复涌到眼前的却是穆旦的那句 “我们只希望有一个希望当做报复”
评分1948: 从“兼容并包”到“文艺为政治服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