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人用激烈的辞藻为受到侵犯的权利辩护,为被压制的真理和被延误的社会进步而奋斗。知识人的存在有赖于两点:一是拥有充分资讯、能够及时回应的公共领域;二是普世的价值体系。
知识人作为一个社会整体的主要社会责任,就是关怀超越日常生活的神圣事物,关怀社会的终极价值理想,从而以此为依据批判社会现实。个体知识人的责任在于,做一个从普通公民视角看问题的独立观察者。
精神的成长,需要心灵的流放,思想者需要有不同文化的经历。生活在世界两端的学者们,都要对自己生活的那个社会负责任,赞美对方要适度,都不要对“他者”做过度的想象。
傅铿祖籍浙江奉化,在上海出生长大,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1992赴美国纽约州西拉丘斯大学攻读文化人类学博士学位,后改读该校信息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美国花旗银行高级系统工程师;住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小镇。
出国前曾给香港《二十一世纪》,《读书》杂志等撰稿多篇,另著有《西方文化理论导引》一书;译著则有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希尔斯《知识人与当权者》(台湾桂冠图书公司)以及格雷《自由主义》(台湾桂冠图书公司)等多种。2009年后又重新给《读书》《文景》《社会学家茶座》等杂志撰稿多篇。
“英雄的死亡反而显示了英雄的不朽。” 傅铿属于从学术圈中半路逃亡的人,迫于现实而选择了技术职位,然而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知识圈中的人文关怀。李天纲作的序虽不乏鼓励,但仍然掩不住对一个大有前途的年轻学者改弦易辙的惋惜之情。傅铿本人的自序及跋中显然也对此深有遗憾...
评分“英雄的死亡反而显示了英雄的不朽。” 傅铿属于从学术圈中半路逃亡的人,迫于现实而选择了技术职位,然而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知识圈中的人文关怀。李天纲作的序虽不乏鼓励,但仍然掩不住对一个大有前途的年轻学者改弦易辙的惋惜之情。傅铿本人的自序及跋中显然也对此深有遗憾...
评分黄昏还是黎明 ——读傅铿《知识人的黄昏》 fany 马克思尝言,“哲学家的使命不仅仅是要认识世界,更要改造世界。”这句话就像一个魔咒一样笼罩着世俗化以后的近代知识人。晚近三百多年来,以法国启蒙思想家为代表的知识人一直力图复兴古希腊时期的传统,将“普世价值”作为...
评分黄昏还是黎明 ——读傅铿《知识人的黄昏》 fany 马克思尝言,“哲学家的使命不仅仅是要认识世界,更要改造世界。”这句话就像一个魔咒一样笼罩着世俗化以后的近代知识人。晚近三百多年来,以法国启蒙思想家为代表的知识人一直力图复兴古希腊时期的传统,将“普世价值”作为...
评分黄昏还是黎明 ——读傅铿《知识人的黄昏》 fany 马克思尝言,“哲学家的使命不仅仅是要认识世界,更要改造世界。”这句话就像一个魔咒一样笼罩着世俗化以后的近代知识人。晚近三百多年来,以法国启蒙思想家为代表的知识人一直力图复兴古希腊时期的传统,将“普世价值”作为...
我对政治哲学毫无了解,所以这本书无论立场如何对我都是很好的科普。作者竟然是人类学博士肄业中途转行去读了计算机,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有种戚戚然的悲凉感。。
评分谈英法的部分很受用,也基本表露了作者的立场(犬儒?),而在美国篇的条分缕析也让人印象深刻,说明作者还是比较清醒、口气比较温和、姿态比较谦恭。只是,站在14年回顾美国政府近来的种种闹剧,实在让人不得不对作者当年天真的希冀投之以一哂。作者竟把奥巴马比作奥古斯都,是可忍孰不可忍?最终以更为诡异的口吻提出“开明君主”制。虽然作者说是“要借助于一种创始性的‘第一推动力’,而使中国社会从此进入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轨道”来为自己的朴素而暴力的观点开脱,我还是不无惶恐地想,作者已经不仅仅是犬儒了,而是反智。然而幸好我也发现,没有下一页了。
评分少见的中立的、在场的、不落俗套的对当代美国的知识与意识形态现状的评述。作者在美国二十年,又是曾经在90年代初国内知识界领风骚一时,在美国的经历丰富远非那些浮光掠影的伪知识分子所能比。
评分这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知识人的乌托邦、法兰西知识人的黄昏以及美利坚的黄昏 最喜欢的要数第一编中英法知识人差异的论述以及第二编法兰西大革命文化的描述 跨文化研究真是让人难以释卷 傅铿老师还经常用调侃的语气逗乐了读者
评分最後那篇「我的中國之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