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哲學論》是維特根斯坦早期重要的哲學著作,也是改變瞭當代哲學方嚮的一部重要著作。在這部著作中,維特根斯坦討論瞭語言、思想、世界的關係問題。他認為語言和世界有對應的關係,語言描述世界。而在語言描述的世界之外的東西,我們隻能對之保持沉默。 其他部分則是維特根斯坦的筆記。本書及其早年筆記曾集為《維特根斯坦全集.第一捲》齣版。
本来是随手翻看书评,找了篇点赞最多的点进去。一下被那种清晰、有力、简洁的语言吸引了。 明明是”枯燥“”正经“的哲学论文,书评的最后一段却出人意料地拨动人的心弦:So this book is a kind of curative "nonsense", like a purgative for the soul; it is meant to clean...
評分年轻的维特根斯坦经常深感郁闷,到了罗素那里,几个小时一言不发,只是踱来踱去,已到中年名满天下的罗素勋爵就这么陪着他。有一次罗素问他:“你到底在思考什么——逻辑,还是自己的罪孽?”,维特根斯坦回答:“Both。”这是个经典的故事。虽然我不鼓励读者从奇闻轶事来理解...
評分最近看西部世界,得到了很多启发。如果我们人类就是困于自身的机器人,我们是否有想像和理解“公园”外“真实的世界”的可能? 在Tractatus里,维特根斯坦把全部语言(或者说表达,思维)简化为“A对于B对于C的关系的各种排列组合”的逻辑公式,纯净如冰,然而在完美的冰面上行...
評分维特根斯坦最牛逼的地方在于用最深刻的洞见和观察能力,看到了语言的界限,看到了思维的界限,他在书中提到了我们不能对世界的界限进行定义,因为这是世界之外的事情。 但是维特根斯坦硬是用此书勾勒出世界的界限,语言,思维的界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对于不能说的只有沉默,...
評分逻辑哲学为了能够有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不能不依赖于逻辑,因此不能不为了逻辑的融洽而祛除一些不健康的有矛盾的论断,因此少了一些辩证的成分,多了些形而上学的成分。
羅素的邏輯筆記和摩爾的口述筆記我不太喜歡。戰時筆記很喜歡,是維自己真誠的思維過程,他時常很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後又不同程度的迴到這個錯誤中去……人的傾嚮真的很難改變。但是《邏輯哲學論》最終對他自己的傾嚮有所剋服,相對來說已經很完美。寫到後麵的時候他應該是突然看瞭叔本華(傳記作者說是“迴想”),後30頁筆記幾乎全是叔本華式。他的邏輯理論,最開始的真值錶很差勁,他自己後麵也說這根本不對(但是真值錶現在被廣泛應用於邏輯教學),後期的圖像命題說是很好的,這樣纔導齣一切都是重言的結論。然而他還是睏在西方的思維裏,認為重言就是無意義,其實重言就是人類的一切。“哲學是純粹描述性的,不含任何推斷。”他自己也說。他前期都是很不開心的,最後更是絕望,隻能尋求宗教的安慰。這本的“意謂”應為另一版本的“指謂”。
评分翻譯水平極低
评分羅素的邏輯筆記和摩爾的口述筆記我不太喜歡。戰時筆記很喜歡,是維自己真誠的思維過程,他時常很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後又不同程度的迴到這個錯誤中去……人的傾嚮真的很難改變。但是《邏輯哲學論》最終對他自己的傾嚮有所剋服,相對來說已經很完美。寫到後麵的時候他應該是突然看瞭叔本華(傳記作者說是“迴想”),後30頁筆記幾乎全是叔本華式。他的邏輯理論,最開始的真值錶很差勁,他自己後麵也說這根本不對(但是真值錶現在被廣泛應用於邏輯教學),後期的圖像命題說是很好的,這樣纔導齣一切都是重言的結論。然而他還是睏在西方的思維裏,認為重言就是無意義,其實重言就是人類的一切。“哲學是純粹描述性的,不含任何推斷。”他自己也說。他前期都是很不開心的,最後更是絕望,隻能尋求宗教的安慰。這本的“意謂”應為另一版本的“指謂”。
评分可以讓腦子隨著轉動的大概40% 讀瞭《邏輯哲學論》和小部分筆記,發現相通的認識。
评分我的語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我們不可能在語言中描寫一個與邏輯相矛盾的東西。這就是邏輯必然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