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早期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改变了当代哲学方向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维特根斯坦讨论了语言、思想、世界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语言和世界有对应的关系,语言描述世界。而在语言描述的世界之外的东西,我们只能对之保持沉默。 其他部分则是维特根斯坦的笔记。本书及其早年笔记曾集为《维特根斯坦全集.第一卷》出版。
我最喜欢其中的一句话“能说的就一定能说清楚,不能说的就保持沉默”。 我把这句话引申到工作中就是“能说的就一定能说清楚”,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不能说的。 同时我认为这个一种讨论终极目标的东西,至少在本书中,在本书的讨论范围内,作者维特根斯坦是想把逻辑中的东西彻底...
评分逻辑哲学的基础也是二分,但是这种二分不是传统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体二分,也不是康德意义上的物自体和现象二分。维特根斯坦的二分立足于语言,即“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的二分。语言的天性防止了每一种逻辑错误,语言意味着逻辑。因此凡是“可以言说的东西都可清楚地加以言说...
评分从语句的结构来看,上述“命题是实在的一种图像”的宾词部分是一个偏正短语,“实在的一种图像”,因此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思想,要辨析作为“命题”属性的“一种图像”的概念和修饰“一种图像”的“实在”的概念、“实在”和“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把握“命题”与“图...
评分最近看西部世界,得到了很多启发。如果我们人类就是困于自身的机器人,我们是否有想像和理解“公园”外“真实的世界”的可能? 在Tractatus里,维特根斯坦把全部语言(或者说表达,思维)简化为“A对于B对于C的关系的各种排列组合”的逻辑公式,纯净如冰,然而在完美的冰面上行...
评分维特根斯坦最牛逼的地方在于用最深刻的洞见和观察能力,看到了语言的界限,看到了思维的界限,他在书中提到了我们不能对世界的界限进行定义,因为这是世界之外的事情。 但是维特根斯坦硬是用此书勾勒出世界的界限,语言,思维的界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对于不能说的只有沉默,...
罗素的逻辑笔记和摩尔的口述笔记我不太喜欢。战时笔记很喜欢,是维自己真诚的思维过程,他时常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后又不同程度的回到这个错误中去……人的倾向真的很难改变。但是《逻辑哲学论》最终对他自己的倾向有所克服,相对来说已经很完美。写到后面的时候他应该是突然看了叔本华(传记作者说是“回想”),后30页笔记几乎全是叔本华式。他的逻辑理论,最开始的真值表很差劲,他自己后面也说这根本不对(但是真值表现在被广泛应用于逻辑教学),后期的图像命题说是很好的,这样才导出一切都是重言的结论。然而他还是困在西方的思维里,认为重言就是无意义,其实重言就是人类的一切。“哲学是纯粹描述性的,不含任何推断。”他自己也说。他前期都是很不开心的,最后更是绝望,只能寻求宗教的安慰。这本的“意谓”应为另一版本的“指谓”。
评分时隔半年从开头重读了一遍,比起上次看这本书思路清晰顺畅了很多。 已经看完了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的野心和设想很有意思。也从中发现了一些疑点,以后有时间打算多回顾,把后面的逻辑笔记及罗素的设想也看一遍。
评分 评分越来越读得懂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