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为了推进我国的黑格尔研究,特此出版历史考订版《黑格尔全集》。
这本书是《黑格尔全集》第27卷的第I分册。世界史哲学讲演录是黑格尔1822—1823年冬季学期在柏林大学第一次讲授世界史哲学的学生课堂笔记,它在1996年首先作为讲演录试行本第12卷出版。
黑格尔的世界史哲学起源于他宣告自己的思辨体系的《哲学全书纲要》(1817年),正是依据这个纲要,黑格尔运用他的思辨逻辑,利用当时所能掌握的大量文献,写出了第一本世界哲学手稿,讲授给他的听众。
黑格尔的世界史哲学讲演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世界史的概念。第二部分世界史的进程,黑格尔详细评述了国家的三种形态,即东方世界、希腊世界和罗马世界、日耳曼世界。黑格尔非常重视他的世界史哲学,此后在1824-1825年、1826-1827年、1828-1829年和1830-1831年冬季学期讲了这门课程。他每次讲授,都会补充新的史料,使所讲的内容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和修订,以至于第五次讲授的理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历史哲学》也许是黑格尔著作中被人读得最多的一部,《历史哲学》之所以被广泛阅读,是因为它相对容易读,而“理性的狡狯”、“世界历史人物”、“理性的历史历程”之类的思想也早已在人们中耳熟能详,为不同的人所引用。尽管如此,在今天,即使这些思想也往往成了黑格尔的《...
评分首先,我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本很晦涩难懂的书,尤其是我在阅读陈乐民老先生的《欧洲文明十五讲》时,看到老先生直截了当地指出:黑格尔的书,他翻译成什么文都不好懂。这让我哑然失笑,并愈发觉得自己是在不自量力,但是,我还是决心写下我对此书的评论与分析。 ...
评分前半的理论,王造时估计也用心翻译了,但读来不是很顺。当然众所周知黑的书本身就不那么容易读,翻译更是不易。 我就边看边猜黑的原意,得意忘言 总的来说就是把握住黑的观念主义,人类的历史就是精神史,人的自我充分表达、展开的历史 个人观点 不揣菲薄
评分黑格尔,一个如此响亮的名字,马克思深受其影响,是其思想的主要来源。黑格儿的辩证思想所体现的智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唯物主义在肆意蔓延的时候,还有谁能守住这眼活水呢? 怀念永远逝去的青年黑格尔派,似钢铁般坚硬的灵魂!
评分黑格尔的代表作之一。不过我很不欣赏,原因肯定是其欧洲中心主义或者进一步日尔曼中心主义者。 作者以历史带出自我的哲学理论。不过作为中国人来说,对其书中对中国的评价不得不嗤之以鼻,所以以此观之,书中其他方面的历史怕也是大同小异。这不是研究学者的态度,他已经先下好...
相对于王造时的那个译本《历史哲学》,本译本近乎于一“洁本”。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火爆评论都消失无影无踪,而且还出现许多高度赞美中国古代政府和皇帝的言论,让人不由得怀疑是不是有两个黑格尔。这种差别看似与译者无关,而是由于所据原本不同,但是选择哪个原本却反映出译者的倾向性。
评分版本确实和 王造时 翻译的有点出入
评分翻译有瑕疵
评分世界史本身只不过是显现这同一种理性的一种方式,是理性显现自身的各种特殊形态之一。世界史就是上帝的本质展示为一种特殊环节的过程。哲学的历史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消除对于一切偶然东西的考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由概念创造的。
评分世界史本身只不过是显现这同一种理性的一种方式,是理性显现自身的各种特殊形态之一。世界史就是上帝的本质展示为一种特殊环节的过程。哲学的历史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消除对于一切偶然东西的考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由概念创造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