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中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哲学家与社会学家透过这个问题的思辩来探讨进退两难的道德问题,诸如堕胎、战争、牺牲少数成全多数的各种议题。电车难题最早是由牛津大学哲学教授菲利帕•富特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功利主义。著名哲学家戴维•爱德蒙兹用幽默的文笔透过历史上类似电车难题的事件,如二战期间,伦敦饱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之苦,然而德国的飞弹因为是无人驾驶,绝大部份掉落于伦敦市中心的南方,死伤虽没那么严重,但是死亡的市民大部分是较穷困的劳动阶级。作者就“生命的数量或生命的质量能否做为利益衡量之标准?”“少数服从多数真的是最正确的答案吗?”发出追问。作者在书末写到他不会选择将胖子推下桥,但他问了读者“你们会把胖子推下桥吗?”
戴维•埃德蒙兹,是畅销书《维特根斯坦的扑克》的作者之一,他的其他作品包括《卢梭的狗》、《鲍比•菲舍尔走向战争》。同时,他还是畅销杂志《哲学迷》的创始人之一。拥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他,还是牛津大学乌希罗实践伦理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和广受欢迎的BBC纪录片配音者。
《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一个关于对与错的哲学谜题》是戴维·埃德蒙兹讨论电车学的一本书。1967年,菲利帕·福特在《牛津评论》上发表了她的文章《堕胎问题与教条双重影响》,意外地推动了电车学的面世。 最初的电车学原型是在一个岔道口,一辆电车驶来,而此时有五个人被绑...
评分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紧张而忙碌,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向我们扑面而来,大到职业规划、爱情婚姻,小到穿衣吃饭、人情往来等等,每一条都要进行分析、给出判断,做出自认为最正确、最合适的选择。相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而然、下意识式的决定,我们在一些重要关...
评分电车谜案《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 关于电车的这个公案我想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把这个问题拓展成一本书,还是挺有趣的。 电车问题就是当一个电车驶来的时候,前面有一个道岔,你正好就是负责这个道岔的工人,你可以选择让这个电车沿着原路行驶,也可以搬道岔,让它驶...
评分开始引入电车问题的两个情景: 功利主义认为,数量上来看五个人多余一个,所以五个人的生命比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当面临这种必须做出选择的情景时,牺牲少数而救多数是被允许的。 道德主义则认为,不能简单的衡量一个人与五个人的价值高低,救人是道德义务,但不杀人同样是道德...
评分哈佛一门公开课《公正》,上来就讲述了关于电车难题的故事。关于结果主义和绝对主义的两位代表人物,边沁和康德也在书中被提到。可以说,电车学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伦理学的范畴,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值得探讨的意义。探讨电车学的问题,不仅仅是做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而是要帮助...
近年来最让我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欲罢”是因为其中的例子深深地拷问我的意识,使我联想起一个又一个令人进退不如的窘境。“不能”是因为其连贯的叙述,恰切的饮用,温和的语气仿佛告诉你,看下去吧,看下去就能找到答案了。然而,知道的越多,你意识到的自己的无知也就越多。偶见不恰当的翻译是本书的瑕疵
评分“电车学”有点噱头的意思,真正的意义在于用电车难题串联起了多个哲学流派,然而广度够了深度却不太行,好几个章节的分析都点到为止了。
评分一部「電車學史」,以一個角度反映出一部近現代的「倫理學史」。德性論、道義論、功利論、現代神經科學皆牽涉其中,最終又回歸「雙重後果學說(DDE)」。你會殺死那個胖子麼?反正我不會。
评分什么时候对问题的思考能达到这样的广度!
评分从唯结果论的功利主义,到道义主义的康德,再到人性论的亚里士多德,条分缕析,层层递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