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将至黑格尔为止的德国哲学史概括为三个阶段,正好呈现为“正—反—合”的类似于三段论式的结构。
第一阶段,德国哲理阶段,即非哲学的德国思想。这一时期又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世纪晚期的德国思想,特别是艾克哈特、库萨的尼古拉、波墨等人;第二阶段:宗教改革时期的德国思想,特别是马丁?路德的思想。这一阶段的德国思想实际上已经孕育出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部分核心命题的最初雏形。
第二阶段,非德国式的古典哲学。这一时期,主要是莱布尼茨的哲学,以及随后的德国启蒙运动。这一阶段为德国的哲学家们带来一种普遍主义的理智形式和思考方式。
第三阶段,德国古典哲学。作为前二者的综合,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开始,就是以一种高度综合、高度反思、高度理性化的哲学论述的面目出现的,从更高的理论高度表现出对第一阶段的某种扬弃。作者分别阐述了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四人主要的哲学主张。
附录作者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一篇文章。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太简化了些,虽然这种黑格尔式的行文颇合我胃口。
评分永远都在考完试过后看书。
评分挺精微的
评分哈切森,雪夫柏里,为啥要这么译?
评分这是普及型小册子的 Que sais-je? 丛书的一种,因此写得很简短。本书的特点是写了一半德国古典哲学之前的思想先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