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零度》(羅蘭·巴爾特文集)由三個獨立部分組成。《寫作的零度》相當於一份早期結構主義文學宣言,針對薩特“什麼是文學”的問題提齣瞭擺脫激進文學傾嚮的中性文學觀,對法國存在主義和左翼文學提齣瞭深刻的批評,顯著影響瞭其後西方當代文學思想的發展。《新文學批評論文集》包含瞭作者對若乾法國文學經典作品所作的細膩分析,被視為結構主義文學篇章分析的典範。《法蘭西學院就職講演》為作者就任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典禮上的演講詞,相當於作者晚期文學思想的另一份宜言書。
羅蘭·巴爾特,法國著名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傢與文化評論傢。其一生經曆可以大緻劃分為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後輝映,並被公認為濛田以來法國最傑齣的散文大傢之一。
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瞭研究社會、曆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錶瞭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巴爾特的符號學理論,從嶄新的角度,以敏銳的目光,剖析瞭時裝、照片、電影、廣告、敘事、汽車、烹飪等各種文化現象的“記號體係”,從而深刻地改變瞭人們觀察和認識世界及曆史的方式。晚期巴爾特對當代西方文化和文學的思考進一步深化,超越瞭前期結構主義立場,朝嚮有關意義基礎、下意識心理、文學本質等後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認識論問題的探討。
羅蘭·巴爾特對於西方未來學術和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其學術遺産對於非西方文化思想傳統的現代化發展,也具有極大的啓發意義。他的思想和研究領域寬廣,其作品適閤於關心人文科學各領域、特彆是文學理論領域的廣大讀者研讀。
一、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在语言的历时性水平轴上的某一刻,纵轴上是完整的系统,即语言结构是某一时代一切作家共同遵从的一套规定和习惯,它像是一种自然,全面贯穿于作家的言语表达之中,就像象棋的规则与每一棋局之间的关系。 写作一方面被语言结构制约着,另一方面却不...
評分 評分 評分在1947年发表的《什么是文学?》中,萨特并没有像传统文论那样直接定义文学,而是提出“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和“为谁写作?”[1]三个问题,对20世纪的写作展开了讨论。这一颇为独特的设置折射出了萨特的思考模式:以作家为思考驻点,与其早期的存在主义对主体性的...
評分自从下载了大量电子书以来,这是我购买的第一本书。巴尔特的魅力,他对于语言的无以伦比的掌控令我折服,读起来仿佛是弥漫的木香。 在路上读完了这本书。读罗兰巴特和米什莱,让我有学习法语的欲望。我想像他们一样写作。李幼蒸写的序言也很好。 重读,细读。 飘动着逃脱的情...
理論書真費勁。
评分我其實一點也不愛看文學理論
评分文筆很好。
评分讀這本書的過程就是:1. 這句話我好像懂瞭。2. 慢點,我好像還是不懂。3. 再讀幾遍吧。不對,我剛纔是怎麼想明白的??????????????? 但有一點我是明確知道的:這是一本好書!
评分la Poétique comme la sphère des vibrations infinies du sens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