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零度》(罗兰·巴尔特文集)由三个独立部分组成。《写作的零度》相当于一份早期结构主义文学宣言,针对萨特“什么是文学”的问题提出了摆脱激进文学倾向的中性文学观,对法国存在主义和左翼文学提出了深刻的批评,显著影响了其后西方当代文学思想的发展。《新文学批评论文集》包含了作者对若干法国文学经典作品所作的细腻分析,被视为结构主义文学篇章分析的典范。《法兰西学院就职讲演》为作者就任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典礼上的演讲词,相当于作者晚期文学思想的另一份宜言书。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一、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在语言的历时性水平轴上的某一刻,纵轴上是完整的系统,即语言结构是某一时代一切作家共同遵从的一套规定和习惯,它像是一种自然,全面贯穿于作家的言语表达之中,就像象棋的规则与每一棋局之间的关系。 写作一方面被语言结构制约着,另一方面却不...
评分在1947年发表的《什么是文学?》中,萨特并没有像传统文论那样直接定义文学,而是提出“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和“为谁写作?”[1]三个问题,对20世纪的写作展开了讨论。这一颇为独特的设置折射出了萨特的思考模式:以作家为思考驻点,与其早期的存在主义对主体性的...
评分(二)风格的艺匠 渐渐的,写作中的形式价值越来越受到作家的重视,在1850年前后,作者认为文学中的写作在寻求其托词,对形式的使用摇摆不定,更多作家对形式的价值是持怀疑态度的,他们准备以一种劳动价值来取代写作的使用价值。写作竟然是因为它将花费劳动,而非用途而被保存...
评分对古典与现代语言的阐释,想起席勒将诗人分为天真和感伤的,天真的就是自然,而感伤的则是与自然分离的诗人的思想,局限于主体领域。在巴特,古典语言没有现代语言的裂隙和阴影,它完全受言词之网支配,在其建立的世界里,人属于自然,不会在言语里感到孤单,字词也不具有现代语言里的重负,因而充满了和他人交遇的欣快感。而现代言语却超自然。现代作家由于社会性(个人经历)的介入,写作在垂直上呈现了作家私人性的文学习惯,即风格,语言结构的水平性和风格的垂直共同构成了作家的写作天性,可类比于狄尔泰的生活体验对作家写作的影响。零度,一种白色的中性写作,局外人为例,讲出我对这部作品的叙述感到奇妙的原因,思想退出言词的表达,呈现出思想似乎“不在”的纯净感。零度的写是摆脱社会性价值判断和实践介入,维持纯净,文学才是语言的乌托邦
评分巴特这样的人,不会让人爱,但是会让你服他到死。随手的东西会显得很平易近人,但是却有法式(我多么恨这个)的发散的风格,妙语连珠,没有显然的逻辑线,然而正中核心。写作的零度逼得我简直想把每个句子都抄下来谨记。无论是论风格“未知而又隐秘、本能的装饰性声音”,法语和德语里过去式不再具有“表现时态的作用”,而是“似真性的领域”,以及“他”的文学性惯习必然导致的人物贫乏化,古典语言的联系和现代诗歌的词汇学基础,写作和沉默。我对他如何把握福楼拜之后的文学的这一点尚没有捉摸透。尔后是文本分析,一流超一流,特别是罗什富科和夏多布里昂两篇,后者绝对是堪比福柯《声名狼藉者的生活》的杰作,“我们永远幻想着会有某种不写作的纯作家”。对普鲁斯特的评论也是半页就说出了核心,让人物用人物的语调说话,这只是小说本身的引论。
评分Die Chinesische Uebersetzung ist wirklich unhoffentlich.
评分罗兰·巴特认为,字词是一种一般形式,即一个“类”。“类”包含了所有的个性,又否定了所有的个性。字词由于蕴涵过多而充满不确定的特征:正是存在一切的可能性,使得每一种可能性都“不在场”,一种可能性与另一种可能性或者互相加强,或者互相冲突,而最终,它们因此又产生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意义在字词的连续中不断产生,无法停留,即“既无意图的预期,也无意图的永久性”。所有的字词均是“不及物”的,没有意指,没有方向。字词的连续又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充满可能性,没有趋向,处在运动当中却在势均力敌的对立因素中保持静止状态,中性、自足、饱和、客观。这种中性的和“客观的”零度写作,与古典写作所力图表现的“文字的现实的客观再现”截然不同。推举零度写作,其用意在于揭开古典写作中处处标榜的“真实”和“自然”的神话。
评分罗兰·巴特认为,字词是一种一般形式,即一个“类”。“类”包含了所有的个性,又否定了所有的个性。字词由于蕴涵过多而充满不确定的特征:正是存在一切的可能性,使得每一种可能性都“不在场”,一种可能性与另一种可能性或者互相加强,或者互相冲突,而最终,它们因此又产生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意义在字词的连续中不断产生,无法停留,即“既无意图的预期,也无意图的永久性”。所有的字词均是“不及物”的,没有意指,没有方向。字词的连续又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充满可能性,没有趋向,处在运动当中却在势均力敌的对立因素中保持静止状态,中性、自足、饱和、客观。这种中性的和“客观的”零度写作,与古典写作所力图表现的“文字的现实的客观再现”截然不同。推举零度写作,其用意在于揭开古典写作中处处标榜的“真实”和“自然”的神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