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被视为是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1947年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在哥伦比亚大学念英文暨比较文学系,并获同校硕士学位。年轻时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不断尝试各种工作,甚至曾参加舞团的排练,只为了“观看男男女女在空间中移动让他充满了陶醉感”。
他早年的创作一直深受一些法国诗人及剧作家的影响,而《纽约三部曲》(The New York Trilogy)则是他重新回美国文学传统的转折点。1990年他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所颁发“莫顿‧道文‧萨伯奖”;1991年以《机缘乐章》获国际笔会福克纳文学奖提名;1993年以《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他的诗作与散文并均获得“艺术基金”的奖助。作品除《瓦提哥先生》、《月宫》、《没落之乡》等小说外,还包括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及诗集《烟灭》。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多国语文。
90年代起,奥斯特并积极参与电影工作,除为华裔名导演王颖编写『烟』的剧本(《烟》于一九九五年的柏林影展中赢得银熊奖特别评审团大奖、国际影评人奖及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并与王颖合导了《面有忧色》(Blue In The Face)。1998年他更独立执导《桥上的露露》,他受蜜拉索维诺等演员的称许。他并且获选为97年戛纳影展的评审委员。目前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2004年,《神谕之夜》(Oracle Night)在美国出版。
2006年10月20日,在西班牙北部城市奥维多获颁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
着泳装的漂亮小妞、冰淇淋的包装纸、一管管的防晒乳液、红色的飞盘在空中咻来咻去。这是梦里他睁开眼睛看到的景象,他闻得到它的奇和美,彷佛他的一部分已经知道自己超越了现实界限之外。一开始静默无声,是无语的静默,只有拍岸的浪和扑打着旗帜与遮阳伞的风。哪里的收音机放送起流行歌曲,一个女声在唱:“做我的宝贝,做我的宝贝,做我的宝贝吧!”……游走在生命边缘的潦倒诗人威利,身边只剩一只忠心耿耿的狗先生。
虽然他只能靠四条腿走路,不会说话,但他可以思想。这一对人与狗就像唐吉诃德和桑丘·潘萨一般,在生命快走到尽头时,经历了一场最后的大冒险,一起走向地图的那一方,迎接最终时刻的来临,并且期待在那个被称为“汀泊渡”的另一个世界相会……
读完这本书,我才想起来,这类从动物视角出发的小说并不算罕见。初中的时候妈妈曾给我买过一套动物丛书,全都是相似角度的作品。但要说印象深刻的,却也只有《黑骏马》和《狐狸列那的故事》算得历历在目,其他的我似乎都没提起什么兴致。就前者而言,大体是讲述一匹马一生的故...
评分首先作为一个商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Timbuktu的书名挺疑惑,因此去查了一下,以下是Timbuktu的隐寓意,以防有人和我有同样的疑惑,就贴了出来: Many people believe Timbuktu is a place of mystery.It is a romantic land in legends.People often use Timbuktu as a sym...
评分有的离别不带一丝痕迹,悄无声息,决绝是最好的方式;有的离别会恍如大梦一场,梦醒时分,或有莫名的惆怅,抑或如释重负。人潮汹涌,人来人往,我们或会因为遵从惯性而忽视了身边的真诚和美好;人流不息,人山人海,我们或会因为众生庞杂而忘却了珍惜和把握。 真正的重要不仅仅...
评分几乎可以说是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忍受痛苦,继而死亡。眼睁睁的同时,是感受到。倘若只有视觉,没有感官感受,终是徒劳。有些词语不仅仅是词语,而是带有沉重呼吸的痛。比如死亡,对我,意味着失去生命、失去观赏各种美好的机会、失去做梦的载体。我不相信人死后会有另一个世界。...
评分最近在看《在地图结束的地方》。但是最近却是个不确切的形容词,如上本《神谕之夜》一般,保罗奥斯特带给人一口气儿读完的快感。读完之后,不知自己经历了什么,仿佛刚才的时间在阅读中缩短,又不知去向了何处。我尚不知这样浓缩的阅读体验课称之为何,暂且不要为它取名。 与...
从来没料到保罗奥斯特会让我读不下去......于是下意识怀疑了翻译的问题挠头,反正半途而废啦
评分D
评分D
评分梦里不知身是客,游走他方靠谁说
评分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