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被尊为女权偶像人物的英国文学老祖母,与伍尔芙并称“双星”。 数次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提名。 1919年生于伊朗,幼年度过了一战后有如毒气弹下的生活。 十五岁因眼疾辍学,改以自修方式遍读文学,后来做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 曾两次结婚并离异,1949年携幼子移居英国,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 1962年,代表作《金色笔记》推出,作为极易引起争议的鸿篇巨制,成为其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最充分理由。
作者把五本笔记穿插在这个故事之中,以此描写二十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其中黑色笔记描写主人公作为作家在非洲的经历,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写她的政治生活,记录她对斯大林主义由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爱情生活所创作的一个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她的日记,记录了主人公精神的轨迹。四本笔记于是成为一个不安宁的灵魂的四道反光。而最后的金色笔记,却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哲理性总结。在这种貌似无序的结构中,作者展示了那个混乱迷惘而多变的时代中一个失重的灵魂的探索和生存。
有个朋友说,一本书不读两遍不能叫做读过,对一本只读过一遍的书指指点点那多半是为了增加谈资而进行的经验炫耀。他对感兴趣的书籍或者电影会反复看,钻进去了就不容自己轻易出来,非要深入到底,探个究竟。 《金色笔记》我刚刚读完一遍,就要说话,很脸红。急于想说,是因为...
评分半个多月,终于把《金色笔记》读完了。 尽管已经心力交瘁,还是不能完全消化。 这本书让人难以理解的不是它所涉及的历史、国家、政治、人物以及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思潮,而是那些满含着哲理并暗含着作者心理的意象和场景。这些让我不胜其扰。 《金色笔记》其书——...
评分在七七家看到《金色笔记》,读了100页,也就是开头的“自由女性”部份,觉得格局气象不同寻常,就和阿毛一起,去她们楼下铁驴书店,用七七享有的折扣价买了来看。这下可以随心所欲在书上做记录了。 700页,我也差不多看了一星期。有豆瓣评论翻译够不上原作生活...
评分 评分看完《金色笔记》的最后一行,简直长舒一口气,这本书消耗了我几乎一整个周末。 《金色笔记》是我读的莱辛的第一部书,第一次读是高二,那时莱辛拿完诺贝尔文学奖不久,作品都被摆在书店相当显眼的位置,而我在某个阴天的下午,战战巍巍的买下了这本厚达700页的《金色...
读dl的金色笔记让我害怕 身为一个女人的叙述如此冷酷而真实 她如果曾经这样经历过 那她并未因事情过去了而给回忆丝毫美化 如果未曾 那她不仅老于世故而且深刻的可怕 她既接受 又嘲讽 既爱 又看不起 既冷眼旁观 又无法自控委身 作为女人分裂而清醒 作为人却必须完整而糊涂的活 她只写了1个自由女性 却写了所有 而最可怕的是几十年过去 世界对这些女性的态度依然如此 男人也是 没有任何改变
评分不过 对《关于猫》更感兴趣
评分我们都是推圆石头的人。
评分没读完。实在是不能接受写得太快后期又不删繁就简的作家。
评分看完《金色笔记》的心情就像多年前看完《第二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