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种

魔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英籍印度裔作家。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中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8岁赴牛津大学求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定居英国。曾任BBC“加勒比之声”栏目主持人3年。游走世界各地写作多年,批判发展中社会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匮乏,语多辛辣诙谐。主要作包括《灵异推拿师》(约翰·卢埃林·里斯纪念奖),《米格尔大街》(萨莫塞特·毛姆奖),《黑暗之地》,《印度:一个伤痕累累的文明》,《自由国度》(1971年布克奖),《河湾》,《半生》,《魔种》等。1990年获英国皇室封爵;1993年,成为英国大卫·柯恩文学奖首位获奖者,该奖旨在表彰“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一生的成就”。2001年,因“作品中兼具犀利的叙述与正直的洞察,迫使我们正视那些被压抑的历史的存在”,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V.S.奈保尔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吴其尧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3865
丛书系列:V. S. 奈保尔作品
图书标签:
  • 奈保尔 
  • 小说 
  • 外国文学 
  • 魔种 
  • 英国 
  • 英国文学 
  • 诺贝尔文学奖 
  • V.S.奈保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魔种》是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英籍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的封笔之作。一部简洁而灼热的小说,关于身份认同、理想主义以及它们塑造或毁灭我们的能力。主人公威利半生漂泊于世界各地,从非洲到德国再到印度,最后回到英国。他在各种革命抵抗组织的台前幕后穿梭,希望能藉此接近解放全人类的真谛。然而,现实更像是一出离奇的荒诞剧,他处处碰壁,理想的泡沫次第幻灭。当他终于从时空的怪圈中突围,回到出生地伦敦时,等待他的,究竟是精神的彻底虚无,还是某种绝处逢生的救赎呢?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比起十九世纪获得诺贝尔奖的黑塞的《在轮下》,我还是更喜欢二十世纪的奈保尔的《魔种》。 可以清楚地看见文学的进步。十九世纪的时候似乎因为浪漫主义在作祟,作家们总是喜欢找个僻静的地方一呆就是几年,不与城市做什么交流,满心恬静地种草散布,觉得这样的生活完美无缺,...  

评分

评分

比起十九世纪获得诺贝尔奖的黑塞的《在轮下》,我还是更喜欢二十世纪的奈保尔的《魔种》。 可以清楚地看见文学的进步。十九世纪的时候似乎因为浪漫主义在作祟,作家们总是喜欢找个僻静的地方一呆就是几年,不与城市做什么交流,满心恬静地种草散布,觉得这样的生活完美无缺,...  

评分

2004年10月,当奈保尔的新作《魔种》在印度举行首发仪式的时候,面对着大厅当中挤的水泄不通的读者,奈保尔一语惊人地宣布说,《魔种》将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因为作为一个已经70多岁的作家,他用来书写的精力已经消耗殆尽,“的确,我已经很老了。写书需要巨大的精力。书不仅...  

评分

比起十九世纪获得诺贝尔奖的黑塞的《在轮下》,我还是更喜欢二十世纪的奈保尔的《魔种》。 可以清楚地看见文学的进步。十九世纪的时候似乎因为浪漫主义在作祟,作家们总是喜欢找个僻静的地方一呆就是几年,不与城市做什么交流,满心恬静地种草散布,觉得这样的生活完美无缺,...  

用户评价

评分

沾上政治的书,一般都难写,今年看过最好的就是爆炸芒果,奈保尔这种一辈子都想不通的严肃货色,真不是我的茶。

评分

一本可以称得上深邃的书。节奏感和结构都有新意。关于革命的部分,中国人读起来会觉得格外有趣吧

评分

诺贝尔奖水分真大,可惜这不是西瓜,可惜这不是柚子。

评分

奈保尔彻底废了,难怪丫封笔了。

评分

不是奈保尔的一流作品,个人以为不如《浮生》。写游击队的部分还不错,后面写伦敦生活就不太好了。翻译也远逊浮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