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徽回忆录》1966年在台湾出版时,被《皇冠》杂志誉为“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成为众多读者追捧的畅销书。本书是《蒋碧微回忆录》的第一部。
蒋碧微出生于江苏宜兴书香名门,天生丽质,才艺俱佳,18岁时和徐悲鸿一见钟情。1917年,蒋碧微瞒着家人与徐悲鸿远赴日本、法国。1927年,蒋碧微随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回国,生下儿子伯阳。三年后,徐悲鸿因“师生恋”与蒋碧微的感情出现裂痕。1933年,蒋碧微随徐悲鸿第二次赴欧,她出色的交际才能和特立独行的个性帮助徐悲鸿成功地举办了中国近代名家绘画展及个人画展,破除了西方人轻视中国文化艺术的偏见,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迈出第一步。期间,徐悲鸿经过与法、德、比、意等国著名艺术家进行切磋和交流,逐渐形成融会古今中外技法的独特风格。此后,徐悲鸿声誉日隆。然而,两人经过二十多年的痛苦煎熬,仍未能破镜重圆。1945年,蒋碧微与徐悲鸿劳燕分飞。
蒋碧微用平实的语言,详实地记录了28年来她与徐悲鸿从相识、相知、相恋到分手的情感沉浮的心路历程。
近来读《蒋碧薇回忆录》的时候,偶然读到许绍棣的一段轶事,又牵扯出王映霞来,于是又找了《王映霞自传》来看,没想到似无交集的两人之间,命运竟有诸多相似之处。 P.S. 配图不是徐悲鸿画作,因涉及多人,不便有所偏颇,便择一水彩,取阅尽千帆,独舟向晚之意。 皆非本名 蒋碧...
评分今早在地铁上发现这本《蒋碧微回忆录》差不多看到接近尾声了。忘了哪里看到的争议,说这本书很多是台湾的名编辑润色的成果,但我却表示怀疑。我想作者平时一定是有记日记的习惯,不然很多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很难如此精准的回忆起来,尤其是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作者在写这...
评分前半部分读得仔细,到情书一节还是不能忍。王鼎钧在《文学江湖》里写道“我与道藩由章君谷执笔”,看不出有何必要,蒋小姐自己的文字能力一流。若说我与悲鸿也是代笔,情书也可称某种自证。 但迄今未读过任何一份情书,可为艺术作品。沐浴爱河的人,那生花妙笔呢?而原本笨拙的...
评分这书应该与蒋碧微的《我与道藩》,以及徐悲鸿的遗孀廖静文的《徐悲鸿一生》对照着看,那真是怎一个“八”了得。
评分这书应该与蒋碧微的《我与道藩》,以及徐悲鸿的遗孀廖静文的《徐悲鸿一生》对照着看,那真是怎一个“八”了得。
作为女性的第一部自传 还是要清醒客观的看待每一段关系 民国的那段日子 也许感情都不是从一而终 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要求 于我 在科学艺术上的成就 还可以掩盖情感生活上的瑕疵 然而对这些大神们而言 感情生活的苦痛也是创作的源泉
评分还挺好的。从另一角度认识徐悲鸿。
评分从史家的角度说,当然不能凭蒋碧微的一面之词断定她自己在这段关系的破碎中就无可挑剔,也不能证明徐悲鸿在感情方面是十足的渣男,但无论如何徐蒋二人是不欢而散了,“娜拉出走以后怎样”的悲剧命题有了一个最真实的注脚。
评分本身性格极强,又有阅历见识,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正常不过……
评分跟太祖一样,徐大师的私生活相当淫乱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