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巴特菲尔德史学立场两面性的集中体现,书中的内容也是贯穿巴特菲尔德史学生涯的核心问题。他认为,历史进程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片迷宫,每个历史参与者的愿望和行动都卷入其中,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换言之,历史转变的发生是特定历史条件和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结果。关于史家技艺和道德判断,巴特菲尔德一方面赞扬了自吉本以来的“为过去而研究过去” 的研究态度,并揭示了历史概说的难处,另一方面则批判了历史学家急于对历史人物定罪的心态。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现代史钦定讲座教授,20世纪“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非国教徒身份、对辉格式历史编纂的反思,以及对“信仰与历史”两者之间关系的持续关注,成就了他在20世纪西方知识界的独特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2014/12/30 巴特菲尔德以他所理解的辉格式历史学的方法描写了所谓“辉格式历史学”的特点,构成绝妙的反讽效果。他自己的主张与其说是在反对“辉格史学”,不如是主张更精微和细致的辉格史学,要求更宽阔和确实的方法论与历史视野,但悖论恰好在于(他未必没意识到):这些工具恰好就其本性而言是“非历史”的
评分1、史家对过去的态度,不该批判而是宽恕;2、史学是关于中介的学问而非起源的学问(P36);
评分译文有的时候会出现比较欢乐的词语,闷骚、粉丝神马的
评分译文有的时候会出现比较欢乐的词语,闷骚、粉丝神马的
评分历史学者里最懂伦理学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