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高尚的梦想》是一部“观念史”的著作,探讨了自19世纪后期美国历史学诞生至20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客观性”这一神圣理想和核心规范所遭遇的命运,即其形成和衍变,受到的挑战和修正,如何得到捍卫,以及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后现代观念的风起云涌,终于不可遏止地走向混乱和解体。
终于看到中译本了,值得庆贺,值得现在的中国学界思考, 提些小问题,翻译人名的不统一在原文中情况较重,比如在P582页对Howard Zinn的翻译不统一,原文为金恩,注释里成了齐恩。还有些翻译惯例,比如美国国务卿史丁生,杨先生翻译为斯蒂姆森等。 本书人名众多,如果不是专攻美...
评分终于看到中译本了,值得庆贺,值得现在的中国学界思考, 提些小问题,翻译人名的不统一在原文中情况较重,比如在P582页对Howard Zinn的翻译不统一,原文为金恩,注释里成了齐恩。还有些翻译惯例,比如美国国务卿史丁生,杨先生翻译为斯蒂姆森等。 本书人名众多,如果不是专攻美...
评分终于看到中译本了,值得庆贺,值得现在的中国学界思考, 提些小问题,翻译人名的不统一在原文中情况较重,比如在P582页对Howard Zinn的翻译不统一,原文为金恩,注释里成了齐恩。还有些翻译惯例,比如美国国务卿史丁生,杨先生翻译为斯蒂姆森等。 本书人名众多,如果不是专攻美...
评分终于看到中译本了,值得庆贺,值得现在的中国学界思考, 提些小问题,翻译人名的不统一在原文中情况较重,比如在P582页对Howard Zinn的翻译不统一,原文为金恩,注释里成了齐恩。还有些翻译惯例,比如美国国务卿史丁生,杨先生翻译为斯蒂姆森等。 本书人名众多,如果不是专攻美...
评分终于看到中译本了,值得庆贺,值得现在的中国学界思考, 提些小问题,翻译人名的不统一在原文中情况较重,比如在P582页对Howard Zinn的翻译不统一,原文为金恩,注释里成了齐恩。还有些翻译惯例,比如美国国务卿史丁生,杨先生翻译为斯蒂姆森等。 本书人名众多,如果不是专攻美...
客观性的话题一直是古往今来人口不绝探讨的常客,而从其发展的历程上来相对客观的讨论这个话题也算是点题。
评分从兰克到海登怀特到诺维克,客观主义只是史学家一个不切实际的奢望。价值观阶级立场的差异,对待历史就有亲疏远近。
评分研究生生涯读的第一本专著。那是12年的夏天,地下室的研究生办公室除了自己空无一人,一杯咖啡一本“重”作,细细咀嚼,有时不甚理解(自己英语能力那时候还是很薄弱),有时击节赞赏,一段岁月
评分从兰克到海登怀特到诺维克,客观主义只是史学家一个不切实际的奢望。价值观阶级立场的差异,对待历史就有亲疏远近。
评分研究生生涯读的第一本专著。那是12年的夏天,地下室的研究生办公室除了自己空无一人,一杯咖啡一本“重”作,细细咀嚼,有时不甚理解(自己英语能力那时候还是很薄弱),有时击节赞赏,一段岁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