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芒是法国南部伊泽尔河畔的一个小城,仅有一万余居民。在整个十八世纪,该地的宗教冲突时断时续。1578年,当地的一位织毯匠率众起义,反抗当局收缴附加税。1580年2月,该城依照传统举行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不料却因长期积累的矛盾而发生群殴,随之发展成为一场血腥的屠杀,死伤惨重。《罗芒狂欢节》所叙述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这件事虽然非常特殊而且非常孤立,但作者试图通过这个故事,揭示出那个小镇中当时的社会组织间的分裂隔膜所带来的仇恨与矛盾。
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1973年起担任法兰西学院近代文明史讲席教授,出版过《蒙塔尤》、《朗格多克史》、《历史学家的领地》和《巴黎-蒙彼利埃》等著作。
1580年2月,法国东南部多菲内省的小城罗芒举行了一场丰盛星期二狂欢节。这场原本每年都要举行的狂欢节“盛况胜过往常,但却演变成了一场小城显贵对工匠的血腥伏击,工匠的首领们或是被杀,或是被投入牢狱”,原本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节日为何转眼变成了一场“血色盛宴”?...
评分1580年2月,法国东南部多菲内省的小城罗芒举行了一场丰盛星期二狂欢节。这场原本每年都要举行的狂欢节“盛况胜过往常,但却演变成了一场小城显贵对工匠的血腥伏击,工匠的首领们或是被杀,或是被投入牢狱”,原本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节日为何转眼变成了一场“血色盛宴”?...
评分1580年2月,法国东南部多菲内省的小城罗芒举行了一场丰盛星期二狂欢节。这场原本每年都要举行的狂欢节“盛况胜过往常,但却演变成了一场小城显贵对工匠的血腥伏击,工匠的首领们或是被杀,或是被投入牢狱”,原本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节日为何转眼变成了一场“血色盛宴”?...
评分1580年2月,法国东南部多菲内省的小城罗芒举行了一场丰盛星期二狂欢节。这场原本每年都要举行的狂欢节“盛况胜过往常,但却演变成了一场小城显贵对工匠的血腥伏击,工匠的首领们或是被杀,或是被投入牢狱”,原本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节日为何转眼变成了一场“血色盛宴”?...
评分1580年2月,法国东南部多菲内省的小城罗芒举行了一场丰盛星期二狂欢节。这场原本每年都要举行的狂欢节“盛况胜过往常,但却演变成了一场小城显贵对工匠的血腥伏击,工匠的首领们或是被杀,或是被投入牢狱”,原本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节日为何转眼变成了一场“血色盛宴”?...
其实自己确实不是特别喜欢看这一类的历史学著作。太多的史料、阶级、计量的存在——不过确实是必要的吧。文章中后部分对于狂欢节的分析非常的有意思,人类学式的仪式、日常生活的倒置很有意思。史料分析也非常之冷静。难以想象从史料中可以复原出这一些事情的经过,并且由小见大地阐发开来。对于平等的不同解读,社会意义上埋葬的恶,税、经济因素,两种不同的反抗范式以这一次的狂欢节作为重要的节点被解读出来,成为一次典型性的存在,与之后两百年后的法国大革命相连接。——虽然很多地方略显枯燥,但是视角独特,分析精妙。
评分这部年鉴派经典不该这么波澜不惊的,对多类繁杂史料的解读分析堪称典范。
评分从阶级背景和仪式含义两个方面解读罗芒暴乱,置暴乱于放纵规则的享乐、颠倒秩序的赛会(“王国”)、繁如牛毛的税赋及阶级问题中间,社会史和新文化史结合以廓清政治事件,叙事方式非常值得学习——当然也就意味着处理更多的史料。仪式中符号的本真性,在演绎过程中可能已经淡化了,但有时仍会沉渣泛起,引发政治上的想象,这倒是值得深思的。
评分很精巧的历史分析。
评分堪称完美的微观史写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